洪德寨,西北路即舊口,入靈武大路,號青岡峽。東至鹽州路,號歸德川。東永和寨,南至州十里,西肅遠寨,東北邊墩二十里接界。
烏侖寨,控烏侖川一帶賊馬來路,咸平中重修。東接蕃界,西即永和寨,南至州二十五里,北至肅遠寨十三里。
肅遠寨,北控大落乾川,即駱駝平地入西界舊路。咸平中,增築新城,賜今名。南至州三十七里,北至洪德寨十三里。
定邊寨,在三店溝戎馬來路,北控西界三條路。天聖中置。東至平遠寨二十里,西至蕃界十五里,南熟戶,北至邊壕十五里。
平遠寨,東控大峴山入靈武路,天禧中築。東至州七十里,西至定邊寨二十里,南熟戶二十里。
大枚寨,入慶州中路。西北至州七十五里,東至熟戶郭家族十五里,西至石昌鎮五十里,南至馬嶺四十五里,北至木波鎮三十里。
永和寨,西控大峴山北至蕃界,天德中始築。東至洪德寨,西至熟戶,南至金湯族,北至蕃界。
安塞寨,北控西界九星原路,天禧中築。東至邊壕界三十里,西至州四十里,南至州四十里。
團堡寨,天禧中築。東至熟戶,西至熟戶,南至熟戶,北至石昌鎮四十里,又至州一百五十里。
馬嶺鎮,舊屬靈州,周廣順初割屬環州,即古之馬嶺縣,漢為牧地。川形似馬嶺,因為縣名。今控馬嶺川大路。東至熟戶,東南至慶州六十五里,南至府城鎮二十五里,北至大拔寨四十五里,至州一百三十里。
木波鎮,舊屬靈州,北路通慶州,咸平中重修。東至北界,西至合道鎮四十里,南至大拔寨三十里,北至州四十五里。
石昌鎮,控西北馬嶺大川口入故威州路,北與合道鎮相應援,咸平中重修。東北至大拔寨五十里,西至州百五十五里,南至團堡寨四十里,西北至西界。
合道鎮,東至木波鎮四十里,西至西界,南至熟戶,北至州百一十里。
靈鹽路,自洪德寨西北入青岡峽上,至美利寨入清遠軍,軍城則宋初轉運使鄭文寶建議築之,在靈州南界積石嶺上瀚海中,至靈環州三四百里地不毛,無水泉。浦洛河、耀德、鹽井、清邊鎮入靈州,約五百里,本靈環州大路,咸平中陷清遠軍,明年陷靈州,棄美利寨。此路經瀚海中,無水泉。一路至洪德寨,東北入歸德川上,過西界蝦蟆寨、駱駝會,取雙堆峰至鹽州,約三百餘里。洪德寨至駱駝會,系歸德川獎水谷,甚為險狹,多泥濘。自駱駝會至鹽州路,路平,人馬易行。建隆以來,蕃族並為熟戶。至道中,五路出師,李繼隆由此路進軍,日行數十里,凡十日到鹽州。後並為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