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谓隐者皆居山林,栖江湖,名为世重,而身不为世用。
予以为不然。夫真隐者,心隐也,非身隐也。
心隐者,身虽在闹市,而人不得知;身隐者,身虽在江湖,而心系朝廷也。
昔南阳翟道渊与汝南周子南少相友,共隐于寻阳。庾太尉说周以当世之务,周遂仕,翟秉志弥固。其后周诣翟,翟不与语。翟为心隐,周乃身隐。身隐而心不隐,不可谓真隐者也。
昔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阮步兵所遇,其真人也欤?真隐者也。
真隐者也,孤傲而自利,有所得不与人共,有所悟不与人语,视著述如小草,知天道在矢溺。杨朱为己,不留片语,得利于当代;老子为人,著《道德经》,遗惠于后世。真隐者也,渔父樵夫是也。安见渔父樵夫之身用于世也,又安见其名传于史也?诸葛孔明号躬耕南阳,不求闻达,然明主三顾茅庐。隐者为人所知,隐者之大患也。呜呼!“伏龙”先生,夫龙以“伏”名,此欲求闻达者也。“伏”者,隐于一时也。
嗟夫!没世而不闻,是为隐者;名重于世而身居山林,是为沽名者也。其隐也,待价也;其出也,沽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