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小学类 ◎说文解字注

类别:子部 作者:清·李慈铭 书名:越缦堂读书记

    (清段玉裁著)

    夜治《说文》,段氏于此书字字剔抉,直已无间可指,而书中从声凡十字,乃独从大徐说,谓不成字,皆当作从露省声,则许书固无此例;且露下明云象回转形,而下又有作[B300]之古文,则为古文霭字可知也。既有[B20I]中有回之[B300],则先有[B20I]字又可知也。近时遵义郑子尹为补[B20I]二字,皆古文露字者是也,此金坛千虑之一失耳。

    同治乙丑(一八六五)三月初一日

    补注《说文》段注四事。一夷字,段引元应老人寸哌衰之说,案突当从宀从泵省。宀者,老人宜居屋下也,爽音范,爪皮包脑,人象臂,文为足。老人面皱,故皮包脑,此以子籀文作证之。甾象囟有发,北象臂,人象胫,几者床,儿宜在床上,安宜在屋下。巛象有发,{一小}象突无发,又以为亢人在屋下,窳为嫩人在屋下证之也。(今说文无窳字,见元应所引。又在史部,训为脑盖,案下既有臂有交,则不仅指脑盖。)一岵屺字。段据《毛传》岵无草本,屺有草木,以许氏及《尔雅》、《释名》为误,谓岵之言瓠落,屺之言菱滋。故毛曰父尚义,母尚恩。案尚义尚恩,皆主其章末犹来无止犹来无弃句言之,疏说甚明。岵者怙冒也怃也,屺者圮兹也眵也,此孔冲远谓《毛传》转写之误,无可疑也。一七字。段从小徐本于下加即易突字也六字,而古文下去即易突字四字,以惠氏改《易》突字作为纰缪。案《释文易》突字下云,旧又汤骨反,汤骨者字之音也。所云旧者,陆氏据王弼本,则旧为郑荀所传古文本,是虽不出古及字,而旧本之有作或者无疑也。玉篇,古文今作突,则尤古《易》作今易作突之明证。许先称《易》突如其来如及说解者,明经传借之例也;后出古文字云即《易》突字者,明《易》古文本作也。一乱字。段改治也为不治也。案下又云从乙治之,则既受治矣,何得仍云不治?惟受部既有罱训治,此字音义皆复,且乙亦无治义,疑此专为《论语》、《关睢》之乱乱字。乐歌将终,重理其乱曰乱,此郑君、《朱子论语注》及王叔师《楚辞注》韦宏嗣《国语注》意皆同,从乙者,象其音之曲而达,气之轧而出也。

    同治壬申(一八七二)九月十五日

    读《说文段氏注》。心部于惜凄恫悲恻惜憨殷,皆训痛也。段氏曰:惜者,痛之深者也;恫者,痛之专者也;悲者,痛之上腾者也;各从其声而得之。今请申之曰:僭者,痛之深而如燔者也;凄者,痛之入微而凄其者也;恫者,痛之专达而洞洞乎者也;悲者,痛之舒长而不能已者也;恻者,痛之直而迫者也;惜者,痛之散而可宽藉者也;愍者,痛之公而漫漫然者也;殷者痛之隐而不得泄者也。(段氏谓诗之忧心殷殷,谓忧之切者也,亦此意。)至于忧则愁心见于颜面,(本字作息,从页从心。)较痛为缓而弥久,怛则憎之轻而澹澹者,怆则伤之外见而仓皇者,皆视痛骂稍次也。愁者忧之结者也,痛者悲之踊者也,痛急而愁缓也。形声非尽含义,而大率如此。

    光绪庚辰(一八八○)八月二十七日


如果你对越缦堂读书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越缦堂读书记》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