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尚節儉以惜財用

類別︰子部 作者︰清•雍正 書名︰聖諭廣訓

    生人不能一日而無用,即不可一日而無財,然必留有余之財而後可供不時之用,故節儉尚焉。夫財猶水也,節儉猶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則一泄無余,而水立涸矣,財之流不節,則用之無度而財立匱矣。我聖祖仁皇帝躬行節儉,為天下先,休養生息,海內殷富,猶兢兢以惜財用示訓。蓋自古民風皆貴乎勤儉,然勤而不儉,則十夫之力不足供一夫之用,積歲所藏不足供一日之需,其害為更甚也。夫兵丁錢糧有一定之數,乃不知撙節,衣好 麗,食求甘美,一月費數月之糧。甚至稱貸以遂其欲,子母相權,日復一日,債深累重,饑寒不免。農民當豐收之年,倉箱充實,本可積蓄。乃酬酢往來,率多浮費,遂至空虛。夫豐年尚至空虛,荒歉必至窮困,亦其勢然也。似此之人,國家未嘗減其一日之糧,天地未嘗不與以自然之利。究至啼饑號寒,困苦無告者,皆不節儉所致。更或祖宗勤苦儉約,日積月累以致充裕。子孫承其遺業,不知物力艱難,任意奢侈。夸耀里黨,稍不如人,即以為恥。曾不轉盼遺產立盡,無以自存。求如貧者之子孫,並不可得。于是寡廉鮮恥,靡所不至。弱者餓殍溝壑,強者作慝犯刑,不儉之害一至于此。易曰︰不節若則嗟若。蓋言始不節儉,必至嗟悔也。爾兵民當凜遵聖訓,繹思不忘。為兵者知月糧有定,與其至不足而冀格外之賞。孰若留有余以待可繼之糧。為民者知豐歉無常,與其但顧朝夕致貧窶之可憂,孰若留貯將來為水旱之有備。大抵儉為美德,寧以固陋貽譏,禮貴得中,勿以驕盈致敗。衣服不可過華,飲食不可無節,冠婚喪祭,各安本分,房屋器具,務取素樸。即歲時伏臘,斗酒娛賓,從俗從宜,歸于約省。為天地惜物力,為朝廷惜恩膏,為祖宗惜往日之勤勞,為子孫惜後來之福澤。自此富者不至于貧,貧者可至于富,安居樂業,含哺鼓腹,以副朕阜俗民之至意。孝經有曰︰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爾兵民其身體而力行之。


如果你對聖諭廣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聖諭廣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