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二十九段) 七段

类别:子部 作者:清·黄元吉 书名:乐育堂语录

    近来所传者,都是上上乘法。生须从静定中细心体贴,方有会悟。不然,恐信手翻阅,无大滋味。不知吾单词只字,都从心坎中抉出,无半句诳汝也。下工之始,神游太虚,洞观本窍,则以虚合虚,而心明性见,随时俱在,不待真阳生也。可惜人只知养虚,不知去间虚之物。亦第知心驰于欲为不虚,不知力绝夫欲亦为不虚。夫以多欲令人神伤,绝欲亦令人心劳,二者虽有不同,其为心之障则一而已。顾不曰虚而曰阳生,盖以虚言,则恐人堕于无一边;曰阳者,即示人虚中得实,含有圆明洞达、无限神通在内。惟能虚之极,阳乃从中而生,我即以真意采取之,烹炼之,沐浴温养之,一如天地初开,烟云障蔽,真阳一到,而融融春意,无非是一团太和,酝之酿之,以外悉化为乌有矣。有者既化,而无者又从此生。盖实者虚而虚者实,要皆一阳之气自然造化于其中,而初无容心焉。《定光经》云:“得道之验,第一宿疾齐消,身心爽快,行步如飞,颜色光耀”,皆一阳之化化生生者也。但愿生具一坚固耐苦心,不造其极不止。平日用工,亦要识虚字之妙,方有进步。此处得力,才算真得力,真实受用。他如一切荣显,皆春花在目、浮云障天,毫无意趣也。若不得此般至乐,断无有不倾于势利场者。学人造到此境,才不枉一番心志。再示生炼心之道。夫人之心,本自虚灵洞达,只因有心无心二字著之,所以不明而昏,不虚而窒也。人能存诚以立其体,随缘以应其机,即程子所谓“心普万物而无心,情顺万物而无情”是也。生能如此,即一刻中万事应酬,俱如山中习静一般。若不如此,即闭门静坐,亦如万马营中扰攘不休。故庄子云:“不制其心,心不得其正;强制其心,心亦不得其正。”惟有存其心而不使之纵,宽其心而不使之忘,如此动静惟一,隐显无分矣。是岂易得者哉?生须从此审定玄关一窍,常常采取,不失其时,进退火符,不违其制,沐浴封固,不愆于度,则神气打成一片,真机常在目前,自然天然,一任外缘纷集,此心直与太虚同体,毫不动心焉。


如果你对乐育堂语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乐育堂语录》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