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糊名

类别:子部 作者:清·顾炎武 书名:日知录

    国家设科之意,本以求才。今之立法则专以防好为主,如弥封、誊录一切之制是也。考之唐初,吏部试选,人皆糊名,令学士考判。武後以为非委任之方,罢之。贞元中,陆贽知贡举,访士之有才行者于翰林学士梁肃,肃曰:“崔群虽少年,他日必至公辅。”果如其言。太和初,礼部侍郎崔郾试迸士东都,吴武陵出杜牧所赋《阿房宫辞》,请以第一人处之,传》,此知其贤而进之也。张昌龄举进士,与王公治齐名,皆为考功员外郎王师旦所绌。太宗问其故,对曰:“昌龄等华而少实,其文浮靡,非令器也。取之则後生劝慕,乱陛下风雅。”帝然之。温庭筠苦心砚席,尤长于诗赋。初举进士,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氵高之徒,相与υ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罗隐有诗名,尤长于咏史,然多讥讽,以故不中第。此知其不可而退之也。《宋史。陈彭年传》言:“景德中,彭年与晁迥同知贡举,请令有司详定考试条式。真宗命彭年与戚纶参定,多革旧制,专务防闲。其所取者不复选择文行,止较一日之艺,虽杜绝请托,然置甲等者或非人望。”《宋白传》言:“初,陈彭年举进士,轻俊,喜谤主司。白知贡举,恶其为人,黜落之,彭年憾焉。後居近待,为贡举条制,多所关防,盖为白设也。”《山堂考索》同。盖昔之取士,虽程其一日之文,亦参之以平生之行,而乡评士论一皆达于朝廷。故《王旦传》言:“翰林学士陈彭年,呈政府科场条目,旦投之地,曰:”内翰得官几日,乃欲隔截天下进士!‘彭年皇恐而退。“而范仲淹、苏颂之议,并欲罢弥封、誊录之法,使有司考其素行,以渐复两汉选举之旧。夫以彭年一人之私,而遵之为数百年之成法,无怪乎繁文日密,而人材日衰。後之人主非有重门洞开之心胸,不能起而更张之矣。《册府元龟》”唐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以後,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或曾任州府小使一事,不合人清流者,虽薄有词艺,并不得申送。如举送以後事发,长吏停见任及已停替者殿二年,本试官及司功官并贬降。“是进一不肖之人,考试之官皆有责焉。今则藉口于糊名,而曰:”吾衡其文,无由知其人也。“是教之崇败行之人而代为之追其罪也。

    《容斋四笔》曰:“唐世科举之柄,颛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荐达,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若贤者临之,则不然。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于胸中矣。韩文公《与词部陆员外书》曰:”执事之与司贡士者相知诚深矣,彼之所望于执事、执事之所以待乎彼者,可谓至而无问矣。彼之职在乎得人,执事之志在乎迸贤。如得其人而授之,所谓两得。愈之知者有侯喜、侯云长、刘述古、韦群玉此四者皆可以当首荐而极论者,期于有成而後止可也。沈杞、张宏。尉迟汾、李绅、张後馀、李翊,皆出群之才,与之足以收人望而得才实。主司广求焉,则以告之可也。往者陆相公司贡士,愈时幸在得中,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原其所以,亦由梁补阙肃、王郎中础佐之,梁举八人无有失者,其馀则王皆与谋焉。陆相待王与梁如此不疑也,至今以为美谈。“此书在集中不注岁月。按《摭言》云:”贞元十八年,权德舆主文,陆惨员外通榜,韩文公荐十人于亻参,权公凡三榜,共放六人,徐不出五年内皆捷。“以《登科记》考之,贞元十八年,德舆以中书舍人知举,放进士二十三人,尉迟汾、侯云长、韦纾、沈妃、李翊登第。十九年,以礼部侍郎放二十人,侯喜登第。永贞元年,放二十九人,刘述古登第。通三榜,共七十二人,而韩所荐者预其七。元和元年,崔下放李绅。三年,又放张後馀、张弘。皆与《摭言》合。


如果你对日知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日知录》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