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的要脱洒,放肆的要收敛,方是善学。
信得良知及,时时是脱洒,时时是收敛,方不落对治。
过化存神,二者相因。过化则无迹而神常存,存神则无方而过常化。
工夫只一处用,致知在格物,致知便是存神,格物便是过化。
听人诵书鼓琴,可以验心之存否。工夫之疏密,此日可见之行。
吾人终日忘处、疏处多,须时时照察始见。
圣人生知安行,却用困勉工夫。今以困勉之资,乃合下要讨生知安行受用,岂可得乎?
论工夫,圣人亦须困勉,方是小心缉熙。论本体,众人亦是生知安行,方是真机直达。
君子思不出其位,出其位便是闲思妄想。
“心之官则思”,出其位便是废心职,学者须信得位之所在,始有用力处。
作意矜持,如仰箭射空,力尽而堕,岂能长久?天机盎然出之,方不落矜持。
颜子欲罢不能,非是不肯罢,直是无歇手处。
吾人今日之学只要减担,减得轻方知省力处,减得尽方知无可着力处。
世间只要添担子,非豪杰之士全体放得下,未足语此。
古人说个凝命凝道,凝字极可玩味。此是真切积累工夫,如此行持而真机不透露者,未之有也。
真机透露即是凝。若真机透露前有个凝的工夫,便是沉空守寂。
先师自云:“吾居夷以前,称之者十九;鸿庐以前,称之者十之五,议者十之五;鸿庐以后,议者十之久矣。学愈真切,则人愈见其有过。前之称者乃其包藏掩饰,人故不得而见也。”
不务掩饰包裹,心事光明,是狂者得力处。颜子不远复,常立于无过之地,方是正本澄源之功。若以失自解,则过愈甚矣。
“人生而静”,是从混沌立根基,后天而奉天时也。
先天之学不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