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舜其大知也與〔平聲〕!舜好〔去聲下同〕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察,明照也。邇言,左右及宮庭至近之言。兩端,即好問而又察邇言,隱惡而又揚善也。)
舜大知,所以能用中。安有所謂知者之過哉。好問即所聞者廣,幽遠無不上達矣,而或邇言之不察,則未免浸潤膚受之蔽。隱惡即所包容含覆者大矣,而有善不能揚,則未免遺逸 窮之弊。舜好問又察邇言,既隱惡又揚善,執其兩端,無或偏廢,于是乃權衡中道而用之于民焉,此舜之所以為大知也。故曰︰其斯以為舜乎!見得知字甚重。
右第六章。上章言道之不行病在不知。于此特引舜事以明知故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