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堯曰第二十

類別︰子部 作者︰明•釋智旭 書名︰論語點楮補注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

    修己以敬四字。便是帝王道脈。歷歷可考。

    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知命只是深信因果耳。知禮。則善于觀心。所謂約之以禮。知言則善于聞法。所謂了達四悉因緣。(終)


如果你對論語點楮補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論語點楮補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