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犀角地黄汤方

类别:子部 作者:明·吴有性 书名:瘟疫论

    地黄"一两〔\ 白芍"二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镑碎〔,右先将地黄温水润透,铜刀切作片,石臼内捣烂,再加水调糊,绞汁听用,其滓入药同煎,药成去滓,入前汁合服。按伤寒太阳病不解,从经传腑,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结不行者,宜抵当汤,今瘟疫初无表证,而惟胃实,故肠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当汤行瘀逐蓄之最者,无分前後二便,并可取用,盖蓄血结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当汤,非大毒猛厉之剂,不足以抵当,故名之,然抵当证所遇亦少,存此以备万一之用。

    抵当汤方大黄"五钱〔\ 虻"二十枚炙乾研碎〔\ 桃仁"五钱研如泥〔\ 水蛭"炙乾为末五分,照常煎服。

    发黄疸疫邪传 ,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经气郁滞,其传为疸,身目如金者,陈汤。宜陈汤。

    茵陈"二钱〔\ 山栀"一钱〔\ 大黄"五钱〔,水姜煎服。

    按茵陈为治疸退黄之专药,今以病症较之,黄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栀,除小肠屈曲之火,瘀热既除,小便自利,当以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便不利,病原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是以大黄为专功,山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设去大黄而服山栀茵陈,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或用茵陈五芩,不惟不能退黄,小便间亦难利。旧论发黄,有从湿热,有从阴寒者,是亦妄生枝节,学者未免有多岐之感矣,夫伤寒时疫,既巳传 ,皆热病也, 万物者,莫过於火,是知大热之际,燥必随之,又何暇生寒生湿,辟若冰炭,岂容并处耶,既无其证,焉有其方,智者所不信,古方有三承气证,便於三承气,加茵陈山栀,当随证施治,方为尽善。


如果你对瘟疫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瘟疫论》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