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解後宜养阴忌投叁术

类别:子部 作者:明·吴有性 书名:瘟疫论

    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气每为热搏,暴解之後,馀焰尚在,阴血未复,大忌叁 白术,得之反肋其壅郁,馀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缠,日後变生异证,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挛急,或流火 痰,或遍身疮疡,或两腿钻痛,或劳嗽涌痰,或气毒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骤补之为害也,若有阴枯血燥者,宜清燥养荣汤,若素多痰,及少年平时肥盛者,投之恐有泥膈之弊,亦宜斟酌,大抵时疫愈後,调理之剂,投之不当,莫如静养,节饮食为第一。清燥养荣汤知母\ 天花粉\ 当归身\ 白芍\ 地黄汁\ 陈皮\ 甘草,加灯芯煎服,表有馀热,宜柴胡 养荣汤。

    柴胡养荣汤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当归\ 白芍\ 生地\ 知母\ 天花粉,姜枣煎服, 证未尽,宜承气养荣汤。承气养荣汤知母\ 当归\ 芍药\ 生地\ 大黄\ 枳实\ 厚朴,水姜煎服,痰涎涌甚,胸膈不清者,宜瓜贝养荣汤。瓜贝养荣汤知母\ 花粉\ 贝母\ 瓜蒌实\ 橘红\ 白芍\ 当归\ 紫苏子,水姜煎服。用叁宜忌有前利後害之不同凡人叁所忌者 证耳,邪在表及半表半 者,投之不妨,表有客邪者,古方如叁苏饮\小柴胡汤\ 败毒散是也,半表半 者,如久疟扶虚,用补中益气,不但无碍,而且得效,即使暴疟,邪气正盛,投之不当,亦不至胀为无 证也,夫 证者,不特伤寒瘟疫传胃,至如杂证,气郁\ 血郁\ 火郁\ 湿郁\ 痰郁\食郁之类,皆为 证,投之即胀者,盖以实填实也。今瘟疫下後,适有暂时之通,即投人叁,因而不胀,医者辄言以为用叁之後,虽不见佳处,然不为祸,便为是福乃恣意投之,不知胃家喜通恶塞,下後虽通,馀邪尚在,再四服之,则助邪填实,前证复起,祸害随至矣,间有失下,以致气血虚耗者,有因邪盛数下,及大下而挟虚者,遂投人叁,当觉精神爽慧,医者病者皆以为得意,明後日再三投之,即加变证,盖方下之後,乘其胃家空阔,虚则沾其补,而未见害,弗思馀邪未尽,任意投之,渐加壅闭,邪火复炽,愈投而变证愈增矣,良由下後邪 虚急,是以补正之效显,而助邪之害隐也,前後利害之不同者,有如此。


如果你对瘟疫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瘟疫论》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