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跋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歙硯說

    研出端溪,其色如豬肝、蒲萄,中邊瑩澈,光可以鑒,粹然︰紫琳腴︰也;患太滑,不肯受墨,歙石細者肌理如絲,如“涵星泓”,如眉有,四壁垣垣,削成類文玉蒼璧;而短處在不為毛錐地,好事者病焉。邁智不足鑒物,頗幸蓄兩研︰其一正方為斗形,徑可五寸許,腹有東坡先生為仲豫銘二十四言,常篋櫝藏去;其一橢為風字,鏗然而輕,提攜周旋,且二十年久,稱意便足。曩寓五領無所買,莫府于歙嘗出捐三千錢,售眉子石一隨,輒予人莫惜。始之以識察之不精,中之以二者之先入,他無在顧眄者,故差若省事。景伯兄治歙期年,能納其民於不忍欺之鄉,斷斷廷下至無一跡,獨念翰墨,眾君子\集吾土,而主人莫之省。既魎帳稀段姆科住酚謁堂,又別刻《研說》三種,以書來令綴語,其下顧前雲雲,不能巧自飾也。客或謂兄曰︰“使君雅無長物,諸郎桉頭研不百錢直,今使家挾是書,人具是眼,則芙蓉、龍尾之珍不幾於盡,公亦能忘薏苡嫌乎?”兄以手推客曰︰“去!”

    紹興三十年十月二日,弟左承議郎尚書禮部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官邁跋.


如果你對歙硯說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歙硯說》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