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學者,多以罪辜之辜為孤負之字,殊乖禮意。蓋公正眾所附,私反而孤焉。眾所附,則有相向之意,故不孤;私反而孤,則有相背之意,非向之也。孤負雲者,言其背負而已。故李陵《與甦武書》雲︰“陵雖孤恩,漢亦負德。”又雲︰“孤負陵心,區區之意。”馬嚴上書雲︰“臣叔父援孤恩不報。”張俊上書雲︰“臣孤恩負義。”黃香上疏雲︰“孤忝聖恩。”謝莊《月賦》雲︰“孤奉明恩。”宋繇雲︰“孤負聖明。”謝晦雲︰“孤背天日。”桓榮祖雲︰“孤負恩獎。”江革雲︰“孤負朝廷。”《北史•後妃上》雲︰“孤負遺旨。”《隋宗室諸王傳》雲︰“孤負付屬。”李白雲︰“孤負夙願。”未嘗用辜字。今世先達士大夫,亦未嘗錯用,如宋子京《與李太傅》雲︰“徒軫深仁,有孤高誼。”又雲︰“敢忘自修,以孤大賜。”舒王雲︰“安能孤此意,顛倒就衰颯。”又雲︰“予豈敢孤其意,以受不腆之辭。”魯直雲︰“誤蒙器使,孤奉國恩。”則孤負之孤,宜用孤字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