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用倚卓字,多從木旁,殊無義理。字書從木從奇,乃椅字,于宜切。詩曰“其桐其椅”是也。從木從卓乃棹字,直教切,所謂“棹船為郎”是也。倚卓之字,雖不經見,以鄙意測之,蓋人所倚者為倚,卓之在前者為卓,此言近之矣。何以明之?《淇奧》曰︰“猗重較兮。”《新義》謂︰“猗,倚也,重較者,所以為慎固也。”由是知人所倚者為倚。《論語》曰︰“如有所立,卓爾。”說者謂聖人之道,如有所立,卓然在前也,由是知卓之在前者為卓。故楊文公《談苑》有雲︰“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一副。”未嘗用椅棹字,始知前輩何嘗謬用一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