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元澤謂為學始于《詩》,《詩》始于二《南》。其意以為“為”者,殆猶《老子》之為學為道,《論語》之為禮為樂之謂也。沈存中《筆談》乃雲︰“《周南》、《召南》,樂名也。‘胥鼓《南》’,‘以《雅》以《南》’是也。《關睢》、《鵲巢》,二《南》之詩,而已有樂有舞焉。學者之事,其始也學《周南》、《召南》,未至于舞《大夏》、《大舞》。所謂為《周南》、《召南》者,不獨誦其詩而已。”何其抵牾耶?案《漢書•王莽傳》雲︰“初,申屠建嘗事崔發為《詩》。”顏師古注雲︰“就發學《詩》也。”然則班固亦以學《詩》為為《詩》,則存中之說,非經意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