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六璽

類別︰子部 作者︰宋•黃朝英 書名︰靖康緗素雜記

    蔡邕《獨斷》曰︰“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天子之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國璽譜》曰︰“傳國璽是秦始皇初並天下所刻,其玉出藍田山,丞相李斯所書,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皇子嬰獻之。至王莽位,就元後求璽不與,以威逼之,乃出璽投地,璽上螭一角缺。及莽敗,李松持璽詣宛上更始。更始敗,璽入赤眉。劉盆子既敗,以奉光武。”又《西京雜記》雲︰“中書以武都紫泥為璽室,加綠綈其上。”又《吳書》雲︰“孫堅前入雒陽,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方圓四寸,上紐交玉龍,上一角缺。初,黃門張讓等作亂,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者以投井中。袁術將僭號,聞堅得璽,乃拘堅夫人而奪之。”又,太康初,孫皓送金璽六枚。案傳國璽不在六璽之數,應氏《漢官儀》、皇甫《世紀》,其論六璽文義皆符。《漢官》傳國璽文曰︰“受命于天,既壽且康。”“且康”、“永昌”二字為錯,不知二家何者為得?吳時無能刻玉,故天子以金為璽。璽雖以金,于文不異。曩所得六璽者,乃古人遺印,不可施用也。


如果你對靖康緗素雜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靖康緗素雜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