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翁《資暇集》雲︰“今之啐酒,三十拍促曲名《三台》,何如?或曰,昔鄴中有三台,石季倫常為游宴之地,樂工倦怠,造此以促飲也。一說蔡邕自侍書御史累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歷三台。樂府以邕曉音律,制此說動邕心,仰希其厚遺,亦近之。”又《劉公嘉話》雲︰人以三台送酒,蓋因北齊高洋毀銅雀台,築三個台,宮人拍手呼上台,因以送酒。案魏武帝建安十四年冬作銅雀台,十八年九月作金虎台。古樂府雲︰“鑄銅為雀,置于台上。”因名焉。又案《北史》︰“齊文宣帝發三十余萬人,營三台于鄴,因其舊基而高博之,大起宮室乃游豫焉。至是三台成,改銅雀曰金鳳,金虎曰聖應,冰井曰崇光。冬十一月登三台,御乾象殿,朝宴群臣。”則三台所建舊矣。但魏之冰井台,不知起自何年?至北齊但因其故基而高博之耳。《嘉話》乃雲北齊高洋毀銅雀台,築三個台,與《北史》所載不同。以余意測之,曲名《三台》者,蓋因北齊營三台以朝宴群臣得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