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类别:子部 作者:(宋)王钦若 书名:册府元龟

    ◎帝王部·年号

    《传》曰:履端於始序则不愆自三代之际五行更王虽三统循环迭举岁首至于纪年摽历未闻他制逮汉之文景始有前後之称施及孝武肇创建元之号厥後或章述德美昭著祥异或弭灾厌胜计功称伐或一号而不易或一岁而屡改其有矫时遵古但纪岁历者亦不远而复斯乃前王因时立制後代氵公袭而不可易者也。

    汉文帝即位十七年改元後元年(新垣平候日再晕以为吉祥故改元以来延年之祚也。尽七年)。

    景帝前元年(尽七年)。

    中元年(尽六年)。

    後元年(尽三年)。

    武帝即位建元元年(尽五年)。

    元光元年(以长星见故为元光尽六年)。

    元朔元年(朔始也。言更为初始也。尽六年)。

    元狩元年(获白麟因改元曰:元狩)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得诸瑞以名年)一元曰:建(建元元年是)二元以长星曰:光(以有长星之光。故曰:元光元年)今郊得一角兽曰:狩云:(尽六年)。

    元鼎元年(得宝鼎故因是改元尽六年)。

    元封元年(始封泰山故改元尽六年)。

    太初元年(初用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故改元为太初尽四年)。

    天汉元年(时频年苦旱故改元为天汉以祈甘雨大雅有€汉之诗周大夫仍叔所作也。以美宣王遇旱灾修德勤政而能致雨故依以为年号尽四年)。

    太始元年(言荡涤天下与民更始故以冠元尽四年)。

    征和元年(言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也。尽四年)。

    後元年(尽二年)。

    昭帝始元元年(尽其年)。

    元凤元年(三年中凤凰比下东海海西乐乡,於是以冠元焉尽六年)。

    元平元年(尽六年)。

    宣帝本始元年(尽四年)。

    地节元年(以先者地震山崩水出,於是改年曰:地节欲令地得其节尽四年)。

    元康元年(尽四年)。

    神雀元年帝幸河东祠后土有神雀集改元(尽四年)。

    五凤元年(先者凤凰五至因以改元尽四年)。

    甘露元年(尽四年)。

    黄龙元年(汉仪注云:此年二月黄龙见广汉郡故改元尽六年)。

    元帝初元元年(尽五年)。

    永光元年(尽五年)。

    建昭元年(尽五年)。

    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愿保塞边竟得以安宁故以冠元尽其年)。

    成帝建始元年(尽四年)。

    河平元年三月诏曰:河决东郡流漂二州(兖州豫州之地)扌交尉王延世是塞辄平其改元为河平赐天下吏民爵各有差(尽四年五月)。

    阳朔元年(六月以山阳火生石中改元言阳气之始尽四年)。

    鸿嘉元年(尽四年)。

    永始元年(尽四年)。

    元延元年(尽四年)。

    绥和元年(尽二年)。

    哀帝建平元年(尽四年)。

    元寿元年(尽二年)。

    平帝元始元年(尽五年)。

    孺子婴居摄元年(王莽鸩平帝立之年二岁尽三年为莽所篡)。

    後汉光武建武元年六月己未即皇帝位于高阝大赦改元(尽三十二年三月)。

    中元元年(二月柴望岱宗登封泰山禅于梁父四月改元尽二年)。

    明帝永平元年(尽十八年)。

    章帝建初元年(尽八年)。

    元和元年(尽三年)。

    章和元年七月诏曰: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光照六幽(缉熙光明也。六幽谓六合幽隐之处)讫惟人面靡不率俾仁风翔于海表威霆行乎!鬼区(鬼区即鬼方)然後敬恭明祀膺五福之庆获来仪之贶朕以不德受祖宗弘烈乃者凤凰仍集麒麟并臻甘露宵降嘉滋生芝草之类岁月不绝朕夙夜祗畏上天无以彰于先功今改元和四年为章和元年(尽二年)。

    和帝永元元年(尽十六年)。

    元兴元年(四月庚午大赦改元尽其年)。

    殇帝延平元年(尽其年)。

    安帝永初元年(尽七年)。

    元初元年(正月甲子改元尽六年)。

    永宁元年(四月丙寅立皇太子改元尽其年)。

    建光元年(尽其年)。

    延光元年(二月丙午大赦改元尽四年)。

    顺帝永建元年(延光四年十一月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斩江京等迎立帝自济阴王即皇帝位明年正月改元尽六年)。

    阳嘉元年(三月庚寅帝临辟雍飨射大赦改元尽四年)。

    永和元年(正月己巳宗祀明堂登€台大赦改元尽六年)。

    汉安元年(正月癸巳宗祀明堂大赦改元尽二年)。

    建康元年(四月辛巳立皇太子大赦改元尽其年)。

    冲帝永嘉元年(建康元年八月庚午自皇太子即位明年正月改元尽其年)。

    质帝本初元年(永嘉元年正月丁巳封建平侯其月即皇帝位明年正月改元尽其年)。

    桓帝建和元年(本初元年闰六月庚寅自蠡吾侯即皇帝位明年正月改元尽三年)。

    和平元年(正月甲子大赦改元尽其年)。

    元嘉元年(正月癸酉大赦改元尽二年)。

    永兴元年(五月丙申大赦改元尽二年)。

    永寿元年(正月戊申大赦改元尽三年)。

    延熹元年(正月庚戌大赦天下改元尽九年)。

    永康元年(六月庚申大赦改元尽其年)。

    灵帝建宁元年(永康二年正月自解渎亭侯即皇帝位改元尽四年)。

    熹平元年(正月己巳大赦改元尽六年)。

    光和元年(尽六年)。

    中平元年(是年破黄巾贼十二月改元尽六年)。

    弘农王光熹元年(中平六年四月即位改元尽其年七月)。

    昭宁元年(八月改元尽其年)。

    献帝永汉元年(昭宁元年九月即位改元是年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尽四年)。

    兴平元年(正月辛酉大赦改元尽二年)。

    建安元年(正月癸酉郊祀上帝於安邑大赦改元尽二十四年)。

    延康元年(三月改元尽其年十月禅於魏按甲子世祖建武元年乙酉岁中兴尽庚子合一百九十六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十一月庚午帝自魏王登坛即阼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尽七年)。

    明帝太和元年(尽六年)。

    青龙元年(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幸摩陂观龙,於是改元尽五年)。

    景初元年(正月壬辰山荏县言黄龙见,於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初文皇帝即位以受禅于汉正因循汉正朔弗改帝在东宫。若论以为五帝三王隹同气共祖礼不相袭正朔自宜改变以明受命之运及即位优斿者久之史官复著言宜改乃诏三公特进九卿中郎将大夫博士议郎千石六百石博议议者,或不同帝据古典甲子诏曰:夫太极运三辰五星於上元气转三统五行於下登降周旋终则。又始故仲尼作春秋於三微之月每月称王以明三正迭相为首今推三统之次魏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月考之群议厥义章矣。其改青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四月尽三年)。

    齐王以景初三年正月丁亥即位十二月诏曰:烈祖明皇帝以正月弃背天下臣子永惟忌日之哀其复用夏正虽违先帝通三统之义斯亦礼制所繇变改也。又夏正於数为得天正其以建寅之月为正始元年正月以建丑月为後十二月(尽九年)。

    嘉平元年(四月乙丑改元尽六年九月)。

    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嘉平六年十月司马昭废齐王迎立即皇帝位是月改元尽三年五月)。

    甘露元年(五月邺及上谷并言甘露降下八月丙申改元尽五年五月)。

    陈留王景元元年(甘露五年五月己丑司马昭使成济弑高贵乡公六月甲寅自安次县尝道乡公即位大赦改元尽四年)。

    咸熙元年(尽二年十二月禅于晋按甲子魏自庚子岁建国至乙酉合四十六年)。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设坛於南郊帝升坛受禅礼毕即雒阳宫幸太极前殿大赦改元(尽十年)。

    咸宁元年(正月戊午朔大赦改元尽五年)。

    太康元年(二月平吴大赦改元尽十年)。

    太熙元年(正月辛酉朔改元尽其年三月)。

    惠帝永熙元年(太熙元年四月自太子即位大赦改元尽其年)。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临朝不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赖祖宗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于群后之上昧於大道不明於训战战兢兢夕惕。若厉乃者哀迷之际三事股肱惟社稷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犹欲长奉先皇之制是以有永熙之号然日月逾迈已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章其改永熙二年为永平元年(尽其年二月)。

    元康元年(永平元年二月诛太傅杨骏大赦改元尽九年)。

    永康元年(正月癸亥朔大赦改元尽其年)。

    永宁元年(四月乘舆反正大赦改元尽其年十一月)。

    太安元年(十二月大赦改元尽二年)。

    永兴元年(正月大赦改元永安七月大赦改元建武十一月大赦改元复为永安十二月大赦改元永兴尽二年)。

    光熙元年(六月辛未大赦改元尽其年)。

    怀帝永嘉元年(光熙元年十一月自太弟即位明年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尽七年正月)。

    愍帝建兴元年(永嘉七年正月怀帝为刘聪所弑四月壬申即位大赦改元尽五年)。

    元帝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晋王位大赦改元尽其年)。

    太兴元年(三月癸丑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尽四年)。

    永昌元年(正月己卯大赦改元尽其年)。

    明帝太宁元年(尽三年)。

    成帝咸和元年(二月丁亥大赦改元尽九年)。

    咸康元年(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尽八年)。

    康帝建元元年(尽二年)。

    穆帝永和元年(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设白纱帷於太极殿抱帝临轩改元尽十二年)。

    升平元年(正月壬戌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尽五年)。

    哀帝隆和元年(正月壬子大赦改元尽其年)。

    兴宁元年(二月己亥大赦改元尽三年)。

    废帝太和元年(尽六年)。

    简文帝咸安元年(十一月己酉即皇帝位乙卯改元尽二年)。

    孝武帝宁康元年(正月己丑朔改元尽三年)。

    太元元年(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尽二十一年)。

    安帝隆安元年(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尽五年)。

    元兴元年(正月庚午朔大赦改元尽三年)。

    义熙元年(正月帝在江陵大赦改元二月反正尽十四年)。

    恭帝元熙元年(正月壬辰朔改元尽二年九月禅于宋)。

    後魏道武登国元年(正月戊申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赦於牛川四月改称魏王尽十年)。

    皇始元年(七月左司马许谦上书劝进尊号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於是改元尽二年)。

    天兴元年(十二月己丑临天文殿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贺大赦改元尽六年)。

    天赐元年(尽六年十月)。

    明元帝永兴元年(十月即位大赦改元尽五年)。

    神瑞元年(正月辛酉以祥瑞频集大赦改元尽二年)。

    泰常元年(四月大赦改元尽八年)。

    太武帝始光元年(泰常八年十月自泰平王监国即位尽四年)。

    神元年(二月改元尽四年先是定州献白鹿。又见于乐陵因以改元立皇太子)。

    延和元年(正月丙午谒於太庙大赦改元尽三年)。

    太延元年(正月甲申大赦改元尽五年)。

    太平真君元年(六月丁丑皇孙生大赦改元尽十一年)。

    正平元年(六月壬戌改元尽二年)。

    文成帝兴安元年(正平二年十月戊申即位大赦改元尽二年)。

    兴光元年(七月庚子皇子生辛丑大赦改元尽其年)。

    太安元年(六月壬戌曲赦京城改元尽五年)。

    和平元年(正月甲子朔大赦改元尽六年)。

    献文帝天安元年(和平六年五月甲辰即位逾年改元尽其年)。

    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皇子生大赦改元尽五年八月)。

    孝文帝延兴元年(皇兴五年八月丙午即位大赦改元尽五年)。

    承明元年(六月辛未上皇终壬申大赦改元尽其年)。

    太和元年正月乙酉诏曰:朕夙承宝业惧不堪荷而天贶具臻地瑞并应风和气晼天人交协岂朕冲昧所能致哉!实赖神祗七庙降福之助今三正告初祗感交切宜因阳始令协典章其改今号为太和元年(尽二十三年)。

    宣武帝景明元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自皇太子即帝位明年正月大赦改元尽四年)。

    正始元年(二月丙寅大赦改元尽四年)。

    永平元年(八月丁卯大赦改元尽四年)。

    延昌元年(四月乙酉大赦改元尽四年)。

    孝明帝熙平元年(延昌四年正月丁巳即位逾年改元尽二年)。

    神龟元年(二月己酉诏以神龟表瑞大赦改元尽二年)。

    正光元年(七月辛卯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尽五年)。

    孝昌元年(六月癸未大赦改元尽三年)。

    武泰元年(正月丙寅大赦改元尽其年二月)。

    孝庄帝永安元年(四月即位改建义元年九月乙亥以平葛荣大赦天下改为永安元年尽三年)。

    长广王建明元年(永安二年十月自太原太守行并州刺史为尔朱世隆等推立改元尽二年二月禅于前废帝)。

    前废帝(亦谓之节闵)普泰元年(建明二年二月己巳即位改元尽其年)。

    後废帝中兴元年(建明二年十月即位信都升坛焚燎大赦改元尽二年四月逊位于出帝)。

    西魏武帝(亦谓之出帝)永熙元年(中兴二年四月戊子即位大赦改元太昌元年十二月丁亥大赦天下改太昌为永兴。又以太宗年号寻改元永熙尽三年)。

    文帝大统元年(永熙三年闰十二月自南阳王为宇文泰所推立明年改元尽十七年)。

    废帝元年(大统十七年三月自皇太子即位明年去年号称元年尽三年正月为宇文泰所废)。

    恭帝元年(废帝三月正月自齐王为宇文泰所立尽三年十二月庚子禅位于周)。

    後周闵帝元年(正月辛丑即天王位称元年尽二年)。

    明帝元年(闵帝元年九月自岐州刺史宁都郡公即天王位称元年尽二年)。

    武成元年(八月己亥改天王称皇帝追尊文王为帝大赦改元尽二年自武成以前不立年号)。

    武帝保定元年正月戊申诏曰:寒暑亟周奄及徂岁改元命始国之典章朕承宝图宜遵故实可改武成三年为保定元年(帝自武成二年四月即位逾年改元尽五年)。

    天和元年(正月癸未大赦改元尽六年)。

    宣政元年(三月丙辰大赦改元尽六年三月壬辰改元尽其年初改宣政梁主萧岿离合其字为宇文亡日其年六月终)。

    宣帝大成元年(宣政元年六月即位正月朔受朝於露门大赦改元尽其月)。

    大象元年(二月传位太子大赦改元尽二年初改大象梁王萧岿。又离合其字曰:太子冢明年而终)。

    静帝大定元年正月壬午诏曰:朕以不天夙遭殛罚光阴遄速遽及此辰穷慕缠绵言增号绝逾祀革号宪章前典可改大象三年为大定元年(尽其年二月逊位于隋)。

    隋高祖以後周大定元年二月甲子自相国受禅即位改元开皇元年(尽二十年)。

    仁寿元年(正月乙酉朔大赦改元尽四年)。

    建德元年(三月诛大蒙宰宇文讠大赦改元尽六年)。

    炀帝大业元年(以仁寿四年七月即位明年正月改元尽十三年初改大业识者恶之曰:於字离合为大苦未也。寻而天下丧乱率土遭涂炭之酷焉)。

    恭帝义宁元年(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壬戌自代王为唐公所立大赦改元尽二年五月禅于唐)。

    唐高祖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於太极殿大赦天下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尽九年)。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即位明年正月乙酉诏曰:朕遐观方册历选前圣大道既隐至公斯革莫不思树风声用隆龟鼎太皇膺受图功成治定鄙圣人之馀事顾天下而然永言俗累高居物表爰以大宝俯授微躬自肃奉神器亟移灰律三正在旦万国来庭长世之术既弘惟新之命方始体元居正今则其时可改武德十年为贞观元年(尽二十二年)。

    高宗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即位明年正月辛丑诏曰:比者恭膺宝位乃叶天时继奉休命必因正朔太宗文皇帝龚行天罚宁一区夏宏功无外盛烈难名攀望徽猷哀盈园寝朕以寡德守兹神器仰凭堂构俯畅生灵酌彼彝伦道兼文武方今孟陬献常仪伫历三元首事万国来庭宜遵经国之典以叶阳秋之义可改贞观二十四年为永徽元年(尽六年)。

    显庆元年(正月辛未立代王弘为皇太子壬申大赦改元尽六年二月)。

    龙朔元年(二月乙未晦以百济初平。又益绵等五州皆言龙见,於是改元尽三年)。

    麟德元年(正月以绛州麟见於介山含元殿前银台阁内并睹麟趾改元尽二年)。

    乾封元年(正月戊辰朔有事於泰山壬申御朝观坛受贺大赦改元尽三年二月)。

    縂章元年(三月明堂成大赦改元尽三年三月)。

    咸亨元年(三月京师旱大赦改元尽五年七月)。

    上元元年(八月追尊高祖太宗大赦改元尽三年十月)。

    仪凤元年(十一月陈州上言凤凰见於宛丘县大赦改元尽四年六月三年四月戊申以旱大赦天下改来年正月一日为通乾元年二月。又诏停明年通乾之号以反语不善故也。)。

    调露元年(六月大赦改元尽二年七月)。

    永隆元年(八月乙丑立英王哲为太子大赦改元尽二年九月)。

    开耀元年(十月乙丑曲赦定襄军改元尽二年正月)。

    永淳元年(二月癸未以皇太子诞皇孙满月大赦改元尽二年十一月)。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赦改元尽其月)。

    中宗以弘道元年十二月甲子自皇太子即位明年正月改元嗣圣(是年二月则天皇后废帝为庐陵王立豫王旦大赦改元文明元年其年九月甲寅大赦改元光宅元年二年正月丁未朔以徐敬业平大赦改元垂拱元年五年正月乙卯朔飨祀明堂大赦改为永昌元年二年十一月庚辰朔日南至飨明堂大赦改为载初元年用周正朔以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正月为一月十月为年终其年九月壬午则天革命称周废豫王为皇嗣赐姓武大赦改为天授元年三年四月丙申大赦改为如意元年九月庚子大赦改为长寿元年三年五月则天僭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改元为延载元年二年正月辛巳朔则天僭加号慈氏大赦改为证圣元年是年九月甲寅则天加号天册大赦改为天册万岁元年二年三月重造明堂成号为通天宫大赦改为万岁通天元年二年九月大享天宫大赦改为神功元年二年正月壬戌大赦改为圣历元年三年五月癸丑大赦改为久视元年二年正月丁丑以成州有佛迹见改为大足元年其年十月则天幸长安大赦改为长安元年尽四年)。

    神龙元年(正月壬午朔大赦改元是月甲戌则天归政於中宗尽三年八月)。

    景龙元年(九月庚申御太极殿受神龙皇帝尊号大赦改元尽四年五月)。

    温王唐隆元年(六月即位大赦改元韦庶人临朝尽其月逊位于睿宗)。

    睿宗景€元年(十月册玄宗为皇子是日有景€之瑞改元尽二年)。

    太极元年(正月戊子幸东亲籍田己丑大赦改元尽其年四月)。

    延和元年(五月戊寅有事于北郊辛巳大赦改元尽其年四月)。

    玄宗先天元年八月自皇太子受太上皇传位大赦改元(尽二年十一月)。

    开元元年(十一月上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十二月庚寅大赦改元尽二十九年)。

    天宝元年(正月丁未朔御勤政楼受朝贺大赦改元三年改年为载尽十五载)。

    肃宗以天宝十五载七月甲子即位於灵武改元至德(尽二年)。

    乾元元年(正月乙巳帝於兴庆殿奉太上皇尊号曰:太上至道大圣皇帝礼毕大赦改元尽三年四月)。

    上元元年(闰四月己卯御鸣凤门大赦改元尽其年八月)。

    元年九月壬寅制曰:钦。若昊天定时成岁春秋五始义在体元惟以纪年更无润色至于汉武饰以浮华非前王之茂典岂永代而为则三代受命正朔皆殊宗周之王实得天统阳生元气之本律首黄锺之尊制度可存叶用斯在自今已後朕号唯称皇帝其年号但称元年上元之号其以今年十一月为岁首便数建丑建寅每月以所建为数(尽其年三月)。

    宝应元年四月诏曰:上天降宝献自楚州神明生历数之符合璧定妖灾之气縂集瑞气祗承鸿休因以体元叶乎!五纪其元年改为宝应元年建巳月为四月依旧以正月一日为岁首受兹福应伫以升平(是月太子即位)。

    代宗以宝应元年四月即位二年七月壬寅群臣上尊号壬子大赦改元为广德(尽二年)。

    永泰元年(正月癸巳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下制改元尽二年十月)。

    大历元年(十一月甲子日长至御含元殿大赦改元尽十四年)。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明年正月丁邜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下诏改为建中(尽四年)。

    兴元元年(正月癸酉朔御含元殿受朝贺大赦改元尽一年)。

    贞元元年(正月丁酉朔御含元殿受朝贺大赦改元尽二十一年七月)。

    顺宗以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八月庚子传位於皇太子大赦改元永贞(尽其年)。

    宪宗以永贞元年八月即位明年正月改元元和元年(尽十五年)。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丙午即位明年正月辛丑郊祀礼毕大赦改元为长庆(尽四年)。

    敬宗以长庆四年正月癸酉即位明年正月辛亥亲祀昊天上帝礼毕御丹凤楼大赦改元宝历()。

    文宗以宝历二年十二月乙巳即位明年二月乙巳御宣政殿大赦改元太和(尽十年)。

    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帝常服御宣政殿受贺遂大赦改元尽五年)。

    武宗以开成五年正月即位明年正月庚戌郊庙礼毕大赦改元会昌(尽六年)。

    宣宗以会昌六年十月即位明年正月戊申郊庙礼毕大赦改元大中(尽十三年)。

    懿宗以大中十三年八月十三日即位明年十一月丁未郊庙礼毕大赦改元咸通(尽十四年)。

    僖宗以咸通十四年七月二十日即位明年十一月庚寅郊庙礼毕大赦改元乾符(尽七年)。

    广明元年(正月帝御宣政殿改元尽二年六月)。

    中和元年(七月帝至蜀改广明二年为中和元年议者以去年改元广明咸谓广在唐脚之下而有日月非其祥也。故至是改曰:中和塞浮议焉尽五年二月)。

    光启元年(三月丁卯车驾至京师己巳御宣政殿大赦改元识者曰:启字口戴戈乱未息也。尽四年正月)。

    文德元年(二月戊子御承天门大赦改元尽其年)。

    昭宗以文德元年三月八日即位明年正月御武德殿受朝贺宣制大赦改元龙纪(尽其年)。

    大顺元年(正月戊子朔御武德殿受朝贺宰臣百官上徽号礼毕大赦改元尽二年)。

    景福元年(正月丙午朔御武德殿受朝贺大赦改元尽二年)。

    乾宁元年(正月乙丑朔御武德殿受朝贺大赦改元尽五年四月)。

    光化元年(正月己巳朔以立后改元尽四年二月)。

    天复元年(三月甲戌有事於宗庙是日御长乐门大赦改元尽四年)。

    天元年(闰四月谒太庙礼毕御光政门大赦改元)。

    哀帝以天元年八月即位不改元(尽四年三月)。

    後唐庄宗以天二十年四月己巳即位(唐自天四年禅于梁至是十八年帝在太原只称天)改同光二年(尽四年)。

    明宗以同光四年四月即位改元天成(尽四年)。

    长兴元年(二月乙卯祀圜丘礼毕大赦改元尽四年)。

    闵帝以长兴四年十二月即位明年正月戊寅御明堂殿大赦改元应顺(尽其年)。

    末帝以应顺元年四月即位改元清泰(尽三年)。

    晋高祖以清泰三年十一月即位改元天福(尽七年)。

    少帝以天福七年六月十三日即位九年七月辛未朔御崇元殿大赦改元开运(尽三年是日宣赦未毕会大雷雨匆遽而罢都下震死者数百人明德门内震落石龙之首识者以为石乃国姓盖不祥之甚)。

    汉高祖以开运四年二月即位于晋阳谓群僚曰:帝王称谓孤已迫於群情而逊避无所其国号正朔未忍遽改繇是降制以少帝开运四年叙天福十二年行事盖以心奉前朝执至义也。(尽其年)。

    乾元年(正月乙卯大赦改元尽其年)。

    隐帝讳承以乾元年二月即位初高祖欲改年号中书门下进拟乾和二字高祖改为乾至是与帝名相符帝亦不改(尽三年)。

    周太祖以乾四年正月即位改元广顺(尽四年)。

    显德元年(春正月乙未祀圜丘礼毕御明德殿大赦改元)。

    世宗以显德元年正月丙申即位不改元。

    恭帝以显德六年六月甲午即位不改元(尽其年)。  


如果你对册府元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册府元龟》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