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义士,虽死不避。栾布哭彭,郭亮丧孝。
王修葬谭,操嘉其义。晦送杨凭,擢为御史。此其用心,纯乎天理。
后之薄俗奔走利欲,利在友则卖友,利在国则卖国。回视古人,有何面目?赵岐之遇孙嵩,张俭之逢李笃,非亲非旧,情同骨肉,坚守大义,甘婴重戮。噫,可不忍欤!
<解说>
古代的义士,即使面临死亡也在所不辞,栾布和郭亮都是这样的义士。西汉人栾布,小时就和彭越一起玩,后来被人抓去卖给燕人做了奴隶。汉进攻燕,把栾布抢了回来,梁王彭越将他买回来封为大夫。后来汉高祖杀了彭越,诛灭三族,将头挂在 洛阳城下,并下诏说如果有谁去收尸就抓起来。当时栾布一人到彭越头下去祭礼并大哭,官吏抓住他并报告给汉高祖,准备立即把他煮死。栾布对皇帝说了一席话,皇帝觉得他是一个义士,就将他放了。郭亮,是东汉时李固的弟子,李固遭大将军梁冀陷害而死于狱中。梁冀将李固的尸体放在露天,并下令说如有人敢去看望就给他定罪。郭亮当时上书朝廷,请求为李固收尸,之后朝廷同意,郭亮埋葬了李固。
东汉时曹操杀了袁谭,王修曾受过袁氏恩惠,请求为袁谭收尸,曹操欣赏他的义气,同意了王修的请求。唐代的杨凭有罪被贬,亲戚朋友都不敢相送,只有徐晦仗义送别。王修和徐晦恩图报、仗义为人的用心,是合乎天理的。
后来世风恶化,人们只为利益和私欲而奔忙,为了一已私利,不惜出卖朋友,出卖国家。回头看看古代的那些义士,谋取私利的人有什么脸面见天下的人?东汉赵岐因反建宦官唐衡专权而被迫隐姓埋名四方逃难。后来安丘人孙嵩收留了他,把他藏在家中多年,直到唐衡死了才出来。东汉人张俭,因弹*中常侍侯览结下冤仇,只好逃亡在外,后来到了东菜,住在李笃家里,李笃冒着生命危险把张俭送到了塞外。他们非亲非故,却能情同手足,破家相容,这正是他们为了道义而不惜冒生命危险啊!
许公感叹:噫,怎能容忍自己心中有背信弃义的念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