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公守漳,将行经界,王子合疑其扰。公答书曰:「经界一事,固知不能无小扰,但以为不若此,则贫民受害无有了时。故忍而为之,庶几一劳永逸耳。若一一顾恤,必待人人情愿而后行之,则无时可行矣。绍兴间,正施行时,人人嗟怨,如在汤火中,但讫事后, 【 但讫事后 「讫」,原误作「说」,据诸本并朱文公文集卷四九答王子合书「但讫事之后」语改。】 田税均齐,田瑞安静,公私皆享其利。凡事亦要其久远如何耳。少时见所在所立土封,皆为人题作李椿年墓,岂不知人之常情,恶劳喜逸,顾以为利害之实,有不得而避者耳。禹治水,益焚山,周公驱猛兽,岂能不役人徒而坐致成功?想见当时亦须有不乐者,但有见识人,须自见得利害之实,知其劳我者乃所以逸我,自不怨耳。子合议汉事甚熟,曾看高祖初定天下,萧何大治宫室,又从娄敬策,徙齐楚大姓十数万于长安,不知当时是几个土封底工夫, 【 不知当时是几个土封底工夫 朱文公文集卷四九于「几个」上有一「费」字。】 心之所向而姑为之乎!宜其不足以服荆公,而指为战国纵横之学也。?而不闻天下之不安,何也?」文公此论,可谓明确。盖自商鞅有成大事者,不和于众之说,卒以灭宗。故后之为政者,每畏拂人情,不知人情固不可拂,亦不可徇。唯当论理之是非,事之当否尔。商之迁亳,周之迁洛,何尝不拂人情?及其事久论定,然后知拂之者,乃所以爱之也。司马相如曰:「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故曰非常之元,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亦见得此理。东坡嘉佑间作思治论曰:「所谓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也,从其不言而同然者耳。」其说最好。然厥后荆公行新法,公上书争之,乃曰:「为国者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其说却有病,天下岂有悖理伤道之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