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好声伎未尝为人品之累

类别:子部 作者:清·福格 书名:听雨丛谈

    今人每以细事概人平生,一耽声伎,群相指为轻薄,论亦苛矣。古之君子,无故不废乐,是以孔子大祥御琴,琴即成声,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谢太傅东山丝竹,文信国声伎满前,皆能乐人之乐,忧人之忧。《羯鼓录》言,宋广平人虽耿介,亦好色乐,尝与明皇论鼓云,“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梦溪笔谈》载,寇莱公好柘枝舞,每宴客必舞柘枝竟日,时人号曰柘枝颠。康对山工琵琶,耽伎乐,没后囊橐萧然,所遗大小鼓三百余副。盖古人宅心于诚,弗假伪饰,不似今之君子,敝衣恶食,面尘齿垢,以为悃忄无华;较量锱铢,吝情取与,谓之财帛分明;问舍求田,高权子母,谓之能知稼穑;事理之来,不置是非,谓之养德;丝棼偶集,退避不遑,视他人之死生性命于不顾,谓之高洁。呜呼!天之生材,国之养士,安用此栖栖为哉。岂以能绝嗜好如处子,便可了当读书之道。国初范忠贞(承谟)以荫拜官,又成进士,当耿藩反侧之际,日接僚属,夜理文檄,每漏下辄聚僮仆高弹清吹,甚至铙歌大乐,殆无虚夕,外出镇静,内怀坚贞,至今勃勃尤有生气。岂得因有声伎之嗜,便可轻议之耶!然要必先有其材,具有其志,始可弦诵伎乐,以宣其意。彼徒事游荡饮博者,正未容借口也。


如果你对听雨丛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听雨丛谈》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