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王臣蹇蹇,非今之故。”①孔子曰:“王臣蹇蹇”者,言
其难也。夫唯智②其难也,敌重言之,以戒今也。君子智难而备之,则不难
矣③;见几而务之④,则有功矣,故备难则易⑤。务几⑥者,成存其人,不
言吉凶焉。“非今之故”者,非言独今也,古以状也。
【白话】《周易·蹇·六二》爻辞说:“王臣蹇蹇,非今之故。”是什
么意思呢?孔子说:“王臣蹇蹇”这句话,讲的是王臣很困难。只有懂得蹇
是困难,所以才重复强调蹇蹇的困难,以告诫今天的人们。君子懂得困难的
存在而准备好克服解决困难的方案,那困难就不成其为困难了;看到事物的
萌芽状态就抓住时机解决问题,那就有功劳了,所以对困难有准备克服困难
就容易了。抓住机遇的人,成功就在他身上出现了,不讲什么吉凶。“非今
之故”这句话,并不是讲只有现在,而是说过去也是这样。
【注释】①《周易·蹇·六二》爻辞。帛书经文作“王仆蹇蹇,非躬之
故”。通行本作“王臣蹇蹇,匪躬之故”。②智:读为“知识”“知道”的
“知”,懂得。③君子智难而备之,则不难矣:君子懂得困难而为克服困难
作好准备就不困难了。④见几而务之:见几而作,见机行事。⑤备难则易:
有准备去对待困难就能变困难为容易。⑥务几:抓住机遇。几:微也,机遇,
萌芽状态。
【讲解】这一章提出了“难”“易”、“知””行”(务、备)、“古”
“今”三对范畴。“难”“易”的范畴提出,标志着事物相互转化的哲学思
想的产生。“君子智(知)难而备之,则不难矣;见几而务之,则有功矣,
故备难则易。”表明作者看到了难易这一对矛盾是可以转化的,而转化则是
有条件的。这种转化难为不难的条件就是:知难而备之,见几而务之。备难,
也就是充分认识了困难,准备好克服困难的条件,就能转变困难为不困难。
这与统传的解释大致相同。《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侯果曰:
“处《艮》之二,上应于五。五在《坎》中,险而又险。志在匡弼,匪惜其
躬。故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辅君以此,终无尤也。”虞翻曰:“观
《乾》为王;《坤》为臣,为躬;《坎》为蹇也。之应涉《坤》二五俱《坎》,
故‘王臣蹇蹇’。观上之三,折《坤》之体,臣道得正,故‘匪躬之故’。
《象》曰:‘终无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