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易之义 第一章

类别:经部 作者:不详 书名:汉帛书周易

    子曰:《易》之义谁①阴与阳,六画而成章。曲句②焉柔,正直焉刚。

    六刚无柔,是谓大阳,此天之义也。□□□□□□□□□□□□方。六柔无

    刚,此地之义。天地相■③,气味相取④,阴阳流刑⑤,刚柔成 章 ⑥。

    【白话】孔子说:一部《周易》的全部意义就在于阴柔与阳刚,阴阳六

    画组成一个完整的六十四卦的系统。弯曲而又断开的符号代表那阴柔,规规

    矩矩画上一横画的代表那阳刚。六爻都是阳刚而没有阴柔的卦,就叫做大阳

    卦,这是代表天的意义。……方。六爻都是阴柔没有阳刚的卦,[就叫做大

    阴卦],这是代表地的意义。天与地各自率领阳刚与阴柔进行阴阳互补,阳

    刚之气与阴柔之气相互聚合,阴气与阳气流行,刚爻与柔爻交互组合成卦图。

    【注释】①谁:读为“唯”字。②曲句:曲勾。句:读为“勾”。③■:

    读为“率”,率领。据《易纬》“日月相衔”则可读为“衔”。④气味相取:

    阴阳气的相聚,亦可以释为阴阳相取,阴阳互补。⑤流刑:流行。刑:读为

    “行”。⑥据“六画而成章”补为“刚柔成章”。

    【讲解】这一章揭明《周易》的全部意义就是阴与阳,阴阳是《周易》

    的大义,是《周易》的总纲,强调阴阳互补、阴阳平衡、刚柔相济、天地相

    率、气化流行等整体观念。阴代表柔,阳代表刚。六刚无柔是大阳,六柔无

    刚是大阴。大阳是天的象征,大阴是地的象征。天地和合相牵,气味相聚,

    阴阳流行,刚柔相推而成六画卦图之象。这一章类似于通行本《系辞传》第

    一章、第四章。第一章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

    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

    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

    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第四章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

    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

    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

    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

    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所不同的是:

    帛书《易之义》将阴阳这一对范畴提到了《周易》的总纲这一位置上,但对

    于爻卦与天地人的关系,则尚未上升到通行本《系辞传》的理论高度。《易

    之义》有了大阳(天之义)、大阴(地之义)等认识,《系辞传》对天地刚

    柔等认识较《易之义》深刻。《易之义》的优点是直说《易》之义,因而对

    《易》卦的解释很具体,很便于我们理解《周易》这部书。《易之义》强调

    阴阳的特殊地位的这一思想,与帛书《称》很相吻合。《称》认为,凡论,

    都必须用阴阳表明大义,天、春、夏、昼、大国、重国、有事……都是阳;

    地、秋、冬、夜、小国、轻国……都是阴。所有的阳性事物都是效法天的,

    所有的阴性事物都是效法地的。因而,《易之义》将《周易》的大义归结为

    “唯阴与阳”。可以说是高度概括和总结。可以视为阴阳家说《易》的典型。

    无怪乎《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指》将阴阳家列于六家之首。谓:“《易大

    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

    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我们初步认为,

    秦汉已出现了阴阳易、儒易、墨易、兵易、法易、名易、道易等易学流派。

    帛书《系辞传》很可能是各家易学流派的总汇。而《二三子问》显然是儒易,

    《易之义》是为阴阳义。阴阳易特别强调阴阳为《易》之根本。为《易》之

    大义。特书于此,以求教于大雅方家。


如果你对汉帛书周易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汉帛书周易》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