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大同二镇,粮饷运道最苦。嘉靖末年,行挖运之法,山谷崎岖,率三十石而致一锺,当事者忧之。
时,御史宋仪望按其地,疏称:“桑干河,发源于大同县瓮城驿之古淀桥,会众水而东入京师之芦沟桥,凡一千里至塞上。
在大同,则下村稍有乱石。在宣府,则黑龙湾有石崖亦险。但石险不过四十五里,而水自深即浅者,亦盈二三尺,欲加疏凿甚易。时,抚臣侯越,曾驾小舟,自怀来卫至下村龙湾,俱坦途无沮。又自怀来运米三十石,溯流而上,竟达古淀桥,则河之通济甚便。”疏上,正兵部,长部者为聂贞襄(豹),极主其议,且云前任都御史赵锦,亦曾使人从桑乾河舟行千里,直抵大同镇城,今稍加疏瀹,遂可通漕。又河成可以捍虏骑,其策最善。诏命会工部议之。长部者为欧阳必进,惮于兴役,谓道远费烦,请再加勘明举行。欧与相嵩姻厚,遂遏其议。自甲寅至今六十年,更无人谈及,并不晓塞上有此渠可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