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夫陷齿戴角,前爪后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 也。故无天兵者自为备,圣人之事也。黄帝作剑,以阵象之。羿作弓弩,以 势象之。禹作舟车,以变象之。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凡此四者,兵之 用也。 何以知剑之为阵也?旦暮服之,未必用也,故曰,阵而不战,剑之为阵 也。剑无锋,虽孟贲[之勇]不敢囗囗囗。阵无锋,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 不知兵之至也。剑无首铤,虽巧士不能进囗囗,阵无后,非巧士敢将而进者, 不知兵之情者。故有锋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无锋无后,……券不道。 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 故曰,弓弩势也。 何以[知舟车]之为变也?高则…… 何以知长兵之[为]权也?击非高下非……卢毁肩,故曰,长兵权也。凡 此四……中之近……也,视之近,中之远。权者,昼多旗,夜多鼓,所以送 战也。凡此四者,兵之用也。囗皆以为用,而莫彻其道。……功。凡兵之道 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
[译文]
孙膑说:所有有齿、有角、有爪、有距的禽兽,都是高兴时聚集成群, 发怒时就相互角斗,这是自然现象,是无法制止的。而人虽然没有齿、角、 爪、距那样天生的武器,却可以制造,古代的圣人们就是这样做的。黄帝制 造剑,而兵阵的作用就像剑一样。后羿制作弓弩,而兵势就要像弓弩发射一 样,一往无前,夏禹制作舟车,而用兵的机变也正像舟车灵活多变一般。商 汤、周武王制作长兵器,兵权就要像用长兵器一般紧握在手。以上四个方面, 都是用兵的根本。 怎么知道军阵像剑一样呢?剑是无论早晚都佩戴在身上的,但不一定使 用。所以说,军队要随时保持阵形,但不一定就作战,在这个意义上说,军 阵像剑一样。剑如没有把柄,那么,即使技巧高超的人也不能用它去杀敌。 军阵如果没有后卫,就像没有用剑技巧的人却用没把的剑去杀敌一样,那是 完全不懂用兵的情理。所以说,军阵有前锋又有后卫,而且协调一致,保持 阵势稳定,敌军就必定会败走。如果军阵既无前锋又无后卫,…… 怎么知道兵势和弓弩一样呢?弓弩是从肩和胸部之间发射出去的,在一 百步以外杀伤敌人,敌人还不知弓弩是从哪里射来的。所以说,兵势要像弓 弩一样,在敌军尚不知道时已经给予打击了。 怎么说用兵的机变像舟车一样的灵活呢?…… 怎么知道兵权像长兵器一样呢?……所以说兵权像长兵器一样。……指 挥作战,白天多用旗帜,晚上多用金鼓,借以传达作战命令。这四项都是运 用的根本。人们常常以为会运用了,其实并没有完全懂得其中奥妙。……用 兵的根本有四项:第一叫兵阵,第二叫兵势,第三叫机变,第四叫兵权。懂 得这四项,才能用来打败强敌,捉拿猛将。
[解析]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细致。文章用野兽都有角、齿、爪、距,并且时聚时 斗,生动形象他说明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也难免会有争斗或战争的社会现象,并进而用人类作战手段演变的情况,引出了用兵作战的四项根本。这种 写法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富启发性。 文章用剑作比喻,说明兵阵的重要和布阵的要点;用弓弩发射说明兵势 的含意和作用;用舟车的灵活说明用兵心须机智;用长兵器必须紧握说明兵 权的重要,都很贴切生动,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文章最后总结时强调指出,只有懂得这四项根本,才能破强敌,取猛将。 这就是要求统兵将领必须懂得兵阵,善蓄兵势,能机智指挥,会牢牢掌握兵 权。 说到兵阵,曹操应该算是善于排兵布阵的大行家了,但他也曾吃了一次 大亏。想当年,曹操带领 83 万大军下江南,何等气派,何等威风,大有一举 扫平江东之势。但可惜,曹军多是旱鸭子,不惯水战,三江口一战,被吴军 打得大败。当曹操正在发愁时,庞士元借助蒋干引见,见了曹操。庞士元一 通谈论,令曹操十分佩服。曹操设宴招待,庞士元乘机装醉探问:“请问, 您军中有好医生吗?”曹操说:“用医生干什么?”庞士元说:“水军多病, 该用良医给他们治病。”一句话说中了曹操的心病。当时曹操正为他的青州 兵水土不服,不少人因呕吐而死发愁,一听庞士元的话,连忙请教,庞士元 说:“大江里面,潮涨潮落,风浪不停,北方士兵不习惯乘船,受这种颠簸, 就会生病,如果把大船小船搭配好,有的 30 只一排,有的 50 只一排,头尾 用铁环锁在一起,上面铺上宽板子,甭说人走,马也可以走了。乘这种船走, 任凭风浪汹涌,潮水起落,还怕什么呢?”曹操听了,离开座位拜谢道: “要 不是先生这个好主意,我怎么能打败东吴呢?”曹操立即传令打造连环大钉, 锁住船只。等到战船锁连齐备,曹操传令操练检阅。这一天,曹操来到中央 大船坐定,传令聚将。只听水军中擂鼓三通,各队战船依次而出。恰好刮起 西北风,各船升起风帆,冲波破浪,当真是稳如平地,众北方兵高兴得刺枪 舞刀,十分卖力地演练。曹操看了水军演练,非常高兴,认为可稳操胜券了。 曹操身边的谋士程昱提醒说:“船都连锁起来,固然是平稳,但是,敌 人如用火攻,就难以躲避了。不能不防啊!”曹操却说:“凡用火攻,必须 借用风力。现在正是严冬季节,只有西北风怎么会有东风和南风呢?我们在 西北方,敌军都在南岸,他们如用火攻,是烧自己的军兵,我怕什么?如果 是十月小阳春时,我早就提防了。” 曹操只按常规考虑,根本没想到、更没有采取任何防范火攻的措施,而 事情恰恰就出了曹操意料之外,诸葛亮借来了一场猛烈的东南风,吴军用一 场大火,把曹军船只烧得灰飞烟灭,曹操 83 万大军全军覆没,曹操本人及少 数兵将,还是靠苦苦哀求,才得到关云长放行生还。 曹操这次大败,就在于布阵之时,没有像孙膑所说的那样,既有前锋又 有后卫,进可攻,退可守,曹操只考虑进攻有利,没想到万一失败时如何防 卫自保,结果吃了大亏。所以说,孙膑这里不厌其烦地讲述布阵的要点,很 有道理。用兵布阵必须谋划周全,部署周密,方可保证万无一失。 孙膑对兵势的讲述十分高妙,他借发射弓箭的道理,说明用兵出击,既 要隐蔽突然,出其不意,又要快速勇猛,在敌人还没有明白时就给予致命的 打击,这番比喻论述,形象透彻。 说到兵势,有这样一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当李世民统兵征讨王世充时, 唐军刚到青城宫,还没有筑好营垒,王世充已带领两万精兵,在谷水岸边据 险列阵。唐军兵将见敌军阵势严谨,军兵强壮,都有畏惧之心。李世民登高观望后,对诸将说道:“贼军已经势穷了,他们所有军兵前来,是想拼死一 战,侥幸取胜。我军只要这一仗打败了王世充,他就再也不敢出战了。”李 世民随即命屈突通带领五千步兵,渡过谷水去向敌军挑战,并吩咐他一交锋 就纵烟为号。前锋走后,李世民命令众将士披好铠甲随时准备出击。不久, 对岸青烟一缕,飞入云霄,李世民立即飞身上马,当先向敌阵冲去。众将士 紧紧跟随,踊跃渡河,前去和屈突通带领的军兵会合攻敌。李世民要探知敌 阵厚薄,独自带领几十名兵将,冒险催马突入敌阵,从阵前杀向阵后,所向 披靡,直杀到河堤,又杀了回来。这时,唐军已是人自为战,相互不能照顾, 李世民和随行兵将失去联络,身边只有邱行恭一人相随。王世充部下有数骑 军兵追赶,用强弓射李世民,李世民没有中箭,可是坐下战马却中了敌箭, 险些跌倒。李世民及时发现,跃下马来。邱行恭慌忙回转马来,用手接箭, 随接随射,箭无虚发,接连射死数名敌人,敌兵不敢再追。邱行恭把马让给 李世民,自己手执长刀,在马前高呼开路,又砍死几名敌兵,力保李世民突 阵而出,回到唐军大队之中。李世民毫不停歇,督军继续奋战。王世充不甘 示弱,指挥军兵死战。两军鼓声大震,众将土拼死厮杀,又混战了三四个时 辰,王世充终于支持不住,领兵退去。李世民领兵追杀,直抵东都城下,把 东都四面包围起来,昼夜不停攻城。 这一仗的胜利全靠李世民身先士卒,英勇冲杀,以大无畏的气概鼓舞了 唐军将士的士气,最终唐军的气势压倒了王世充的军队。这一仗,王世充乓 力占优,又据险防守,自以为唐军匆忙之间必不敢来攻。可李世民却挥军猛 攻,浴血奋战。兵势在这一仗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这一仗,我们也可领会到, 所谓兵势,就是一支军队的士气,就是对敌军的威势,要战胜敌军,必须有 压倒敌军的气概,有必胜的信心。 说到用兵机变,我们不能不想到诸葛亮。当他借来一场浩荡东风,帮助 周瑜火烧曹军,熊熊烈火燃起时,他早已巧妙地躲过周瑜派出追杀他的人, 回到刘备大营。刚一到达,来不及休息,他立刻派出赵子龙、张飞和关云长 分头去埋伏等待截手曹操,三将出发前,他不但分派了任务,还一一面授机 宜。 曹操好不容易逃出了赤壁,只带着在路上遇到的张 、徐晃及少量军 兵,向彝陵逃去。一路飞逃,跑到五更,见后面火光渐远,才安定一些。到 了乌林西面,曹操往四面一看,便大笑起来。众军正在人困马乏之际,见曹 操大笑,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曹操说:“我不笑别人,只笑周瑜少谋,诸 葛亮缺智。要是我用兵,先在这里埋伏一支人马,那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啊?” 曹操话还没说完,两边已响起了震天鼓声,火光冲天而起。刚被大火烧过的 曹操吓得差点掉下马来。只见一队人马突然杀出,一将大叫:“赵子龙奉军 师将令,在这里等候多时了!”曹操让徐晃、张 去抵挡赵子龙,自己冒烟 突火飞逃而去。赵子龙也不追赶,只是抢夺旗帜,曹操才得以走脱。 第二天凌晨,下起了倾盆大雨,曹操及跟随他的兵将衣甲全湿了,冒雨 行军,又冷又饿,实在是狼狈不堪。刚想找地方做饭,李典、许褚保护众谋 士来到。曹操问清前面去处,决定从南彝陵葫芦谷口走。待到达葫芦谷口, 众人已是饥饿难忍、疲惫已极,马也累倒不少。曹操只好下令休息,用从村 里抢来的粮食做饭。众军一听休息,都迫不及待地脱下湿衣晾晒,摘下马鞍, 放马去咬食草根。这时,曹操又大笑起来,众官说:“刚才丞相笑周瑜、诸 葛亮,惹来赵子龙,又折损了许多人马。现在为什么又笑呢?”曹操说: “我笑诸葛亮、周瑜终究是智谋不足。如果是我用兵,就在这里也埋伏一支人马, 以逸待劳;那时,我们纵然能逃脱性命,也免不了重伤啊!他们想不到这点, 所以我笑他们。”曹操正在得意,他的前后军已一齐喊叫起来。曹操顿时吓 得扔掉铠甲,急忙上马。许多军兵还来不及收马,四面烟火早已烧来。山上 一支军马摆开,为首大将正是燕人张翼德。原来,诸葛亮早已算定,第二天 早晨定会下雨,曹军到葫芦口必定埋锅造饭,所以让张飞只等烟起就在山边 放火,结果和诸葛亮所料分毫不差。众曹军一见横予立马的张翼德,再听到 一声大吼:“曹贼往哪里逃!”早已吓得魂飞天外。亏得许褚、张辽、徐晃 三将力战,曹操才得以逃脱。这一下,曹军损失更惨,逃脱的兵将多数已经 受伤。 好不容易逃脱,来到一叉路口,军士请示走哪条路。两 条路:大路平坦, 多走 50 里;小路难行,少走 50 里。曹操派人上山观望,得到回报:“小路 山边有几处烟起,大路没有动静。”曹操下令走小路。众将不理解,曹操说: “你们难道没听兵书上说:‘实就是虚,虚就是实’吗?诸葛亮计谋很多, 故意派人在小路的山上烧烟,让我们不敢从这条小路走,他把军队埋伏在大 路边等着。我已算准了,偏不中他的计!”众将齐声说: “丞相算得太妙了!” 他们哪里知道,诸葛亮早已对关云长说过同样的话。 这条小路名叫华客道,极难行走,又是雨后,更加泥泞难走。曹军连遭 两次伏击,饭也没吃上,早已疲乏到极点,饥饿难忍,实在支持不住了。许 多军兵扶着棍子,勉强往前挨。那些受伤的更是举步维艰。曹操驱赶士兵担 土搬柴,填坑铺路,还让张辽、许褚等将领督阵,只要行动稍缓的,立即处 斩。不少曹兵饿倒在地,曹操驱赶人马从他们身上践踏而过。最后只剩下三 分之一的人马通过险路,走上稍微平坦一点的路。曹操回头一看跟随的三百 多人,没有一个衣甲完整的。走了一会儿,曹操在马上举起鞭子又大笑起来。 众将莫明其妙,曹操说:“人们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让我看来,其 实全是无能之辈。他们如果在这里埋伏一队人马,我们就只好束手待毙了!” 谁知曹操还没笑完,就听得一声炮响,五百名校刀手两边摆开,关云长已手 提青龙偃月刀,骑着赤兔马,拦住去路。曹操无可奈何地说:“既然到了这 步田地,只有决一死战了。”众将说: “人虽不怕,马已无力,怎能再战呢!” 程昱说:“关公最讲信义,请丞相亲自去求他放行,也许还能过去。”曹操 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去求关云长。经曹操苦苦哀求,关云长总 算放给曹军一条生路。当然,这也早在诸葛亮预料之中,关云长刚出发时, 诸葛亮就对刘备说过:“我夜观天象,曹操还不该死。把这个人情留给云长 去做,也是一件好事嘛。” 三截曹操,把诸葛亮用兵的机变神妙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算准了曹操逃 跑必经的路线,选择了最好的时机出击,让关云长烧烟引来曹操,真可谓算 无遗策,用兵如神。从诸葛亮用兵的事例,我们可以悟出,所谓用兵的机变, 就是能顺应形势,因时、因地、因人而活用兵法,用超出敌军预料的策略战 胜敌军。 说到兵权的重要,前面已有涉及。总之,对于兵权必须像使用长武器那 样,必须紧握,又必须善于使用,才能发挥其威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兵阵、兵势、机变、兵权,是用兵取胜 的根本。没有兵权,一切都谈不到,这是前提条件;运用兵阵,是作战的基 础,不会或不善运用兵阵的人,是无法取胜的;兵势和机变,可以说是保证胜利的手段,不会造成兵势和发挥兵势,就无法压倒敌人,不能保证胜利; 不善机变,就无法超出敌人,同样不能保证胜利。当然,这四项又是相辅相 成的,所以孙膑说:“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