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将失:一曰,失所以往来,可败也。二曰,收乱民而还用之,止北卒而 还斗之,无资而有资,可败也。三曰,是非争,谋事辨讼,可败也。四曰, 令不行,众不壹,可败也。五曰,下不服,众不为用,可败也。六曰,民苦 其师,可败也。七曰,师老,可败也。八曰,师怀,可败也。九曰,兵遁, 可败也。十曰,兵□不□,可败也。十一曰,军数惊,可败也。十二曰,兵 道足陷,众苦,可败也。十三曰,军事险固,众劳,可败也。十四[曰],□ □□备,可败也。十五曰,日暮路远,众有至气,可败也。十六曰,……可 败也。十七[曰],……众恐,可败也。十八曰,令数变,众偷,可败也。十 九曰,军淮,众不能其将吏,可败也。廿曰,多幸,众怠,可败也。廿一曰, 多疑,众疑,可败也。廿二曰,恶闻其过,可败也。廿三曰,与不能,可败 也。廿四曰,暴露伤志,可败也。廿五曰,期战心分,可败也。廿六曰,恃 人之伤气,可败也。廿七曰,事伤人,恃伏诈,可败也。廿八曰,军舆无□, [可败也。廿九曰,]□下卒,众之心恶,可败也。卅曰,不能以成阵,出于 夹道,可败也。卅一曰,兵之前行后行之兵,不参齐于阵前,可败也。卅二 曰,战而忧前者后虚,忧后者前虚,忧左者右虚,忧右者左虚,战而有忧, 可败也。
[译文]
统兵的将领可能出现的过失有以下各种:第 1 种是军队调动失当,可能 导致失败。第 2 种是收容散乱的百姓,不加训练就用去作战,或是收集刚打 败仗退下来的士兵,马上又让他们去打仗,或是没有供给保障仍然一意孤行, 这些都可能导致失败。第 3 种是爱争论是非,作计划时争论不休,可能导致 失败。第 4 种是命令不能执行,士兵不能一致行动,可能导致失败。第 5 种 是部下不服从、士兵不听指挥,不肯效命,可能导致失败。第 6 种是他的军 队使百姓遭受痛苦,可能导致失败。第 7 种是军队疲惫,可能导致失败。第 8 种是军队思乡想家,可能导致失败。第 9 种是士兵逃跑,可能导致失败。 第 10 种是士兵……可能导致失败。第 11 种是军队多次受惊吓,可能导致失 败。第 12 种是行军的道路难以行走,使士兵常常陷脚,士兵困苦不堪,可能 导致失败。第 13 种是修筑险要坚固的军事设施,使士兵过度疲劳,可能导致 失败。第 14 种是……可能导致失败。第 15 种是天快黑了,行军路程还很远, 士兵极其气愤,可能导致失贩。第 16 种……可能导致失败。第 17 种是…… 士兵恐惧,可能导致失败。第 18 种是军令屡屡改变,士兵偷安应付,可能导 致失败。第 19 种是军队军心涣散,士兵不信任他们的将领和长官,可能导致 失败。 20 种是统兵将领多数存在侥幸心理, 第 士兵懈怠懒惰, 可能导致失败。 第 21 种是将领和士兵都多疑,犹豫不决,可能导致失败。第 22 种是将领厌 恶听别人指出其过错,可能导致失败。第 23 种是任用的下级官吏无能,可能 导致失败。第 24 种是长期露宿,挫伤士气,可能导致失败。第 25 种是将领 临战分心, 可能导致失败。 26 种是只想凭借敌军士气低落, 第 可能导致失败。 第 27 种是单纯依靠埋伏和施行欺骗去打败敌军,可能导致失败。第 28 种 是……可能导致失败。第 29 种是……士兵产生厌恶心理,可能导致失败。第 30 种是不能用合适的阵势通过狭谷通道,可能导致失败。第 31 种是军队先 出发和后出发的士兵,不能在阵前会齐集结,可能导致失败。第 32 种是作战时由于担心前锋致使后卫空虚,或者由于担心后卫致使前锋空虚,或者由于 担心左翼致使右翼空虚,又或是由于担心右翼致使左翼空虚,作战时总是有 种种担心,可能导致失败。
[解析]
这篇文章集中论述统兵将领的指挥才干和指挥素养,和前篇共同之处在 于也是从反面论述。孙膑在文中把临敌指挥不当可能造成的错误一一列出, 令人惊叹的是他竟列出了 32 种之多,可见他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加以细心研 究。他列举的这 32 种错误都是实战之中发生过的,也是一般将领易犯的。下 面我们看几个战例,便可更深刻地领悟孙膑的论述了。 东晋末年,安帝复位不久,广州刺史卢循和始兴相徐道覆二人便趁刘裕 统兵北伐南燕、朝廷空虚之际,起兵反叛,二人分别攻下长沙、南康、庐陵、 豫州诸郡,沿长江东下,声势很大。江荆都督何无忌从寻阳领兵拒敌,又身 受重伤而死。朝廷惊恐,安帝只好下诏召刚灭了南燕的刘裕回京抗敌,刘裕 回京,立即整备战船,准备出兵迎敌。这时,豫州都督刘毅不服气刘裕,便 要出兵南征。他的堂弟刘藩送信给他,说是贼军刚刚得胜,其锋锐不可挡, 建议与他在江上会合,等待时机破敌。谁知刘毅连信都没有看完,便瞪着眼 睛,很生气地看着刘藩说: “前次举义平定叛逆时,只不过是因为刘裕发起, 我才暂时推重他,你便以为我真不如刘裕吗?”说着,把书信扔到地上,立 即集合二万水军,从姑熟出发。刘毅的水军急忙行驶到桑落洲,便和卢循、 徐道覆所率领的贼兵遭遇。贼兵顺流而下,猛力前冲,船头又高又锐利,一 下子便突入刘毅船队之中。刘毅的船只又小又不坚固,与敌船一撞即破损, 纷纷往两旁躲避,刘毅的船队顿时乱了。卢、徐二人带领贼船,东冲西撞, 很快便把刘毅的船只都撞沉了。刘毅支持不住,只好带领几百军兵弃船登岸, 狼狈而逃。 卢循、徐道覆接连打败何无忌,刘毅两名都督,声威更是大振,叛军兵 力已达十几万之多,船只车辆连绵百里,其楼船高达 20 丈,在长江中横行无 敌。但卢循很畏惧刘裕,听说刘裕已领兵回到京都建业城,就惊慌起来,有 了退回寻阳,掉头去攻打江陵的意思,而徐道覆却主张乘胜进攻都城。二人 一连商议好几天,才决定继续东下。 其实,当时刘裕刚刚北代赶回,军兵人数不多,又十分疲惫,而京城的 军兵也仅仅几千人。卢循如果早听徐道覆的主张,乘胜东下,那东晋都城就 很难保住了。亏得有了数日缓冲,刘裕得以募集民兵,修整石头城,同时又 有一些勤王军兵到达,实力有所增强。但贼军兵势仍是远远超出东晋守卫都 城兵力,一些文官武将便力主晋帝过江躲避,只有刘裕坚决反对走避。不久, 卢循到达淮口,京城戒严,琅琊王司马德文督守宫城,刘裕亲自领兵屯驻石 头城,又让咨义参军刘粹,带领他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去守卫京口。刘裕的 儿子刘义隆当时仅四岁,当然不会什么守卫,刘裕让刘粹带他去守京口,只 不过表示决心,以激励士气而已,部署停当,刘裕召集诸将说:“贼兵如果 由新亭直接进兵,那便不好抵御,只好暂时回避了,以后的胜负也难以预料; 如果贼兵退回西岸停泊,那便说明贼兵的锋锐已减,就容易对付了。”以后 刘裕常常登上城头向西了望。起初还看不见敌军踪影,只见长江烟波浩渺, 山水一色。随后便听见鼓声,远处有敌船出没。驶向新亭。刘裕不由得看看 左右随从,脸上露出忧虑神色。随后见敌船又回到西岸蔡洲停泊,刘裕才转 忧为喜说: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 贼兵虽然声势很大, 却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贼兵为什么到了新亭又回去了呢?原来,按徐道覆的主张,是由新亭进 兵,烧了船只直接进攻,这正是刘裕最担心的战法。然而,卢循却十分多疑, 优柔寡断,想要找出保证万无一失的策略,因而在江中徘徊,先到东岸,又 回泊西岸。徐道覆见卢循如此,只好叹息说:“我最后还是被您耽误了!这 次举事一定不会成功了!假如是我独自举事,那夺取建康简直易如反掌哩!” 徐道覆无奈,只好依从卢循,驶回西岸。 刘裕得到喘息之机,便加紧修整防御工事,再说卢循、徐道覆回泊蔡洲 后,等了几天,不见刘裕动静,卢循才明白自己的决策有误,开始后悔。卢 循派出十几艘战舰去攻石头城外的防御栅栏,刘裕并不出战,只命军兵用神 臂弓连射,这神臂弓确实厉害,一张弓可以连射几支箭,而且劲道强急,卢 循只好退回。卢循进攻不成,又派兵到南岸埋伏,同时派出一些老弱军兵乘 船东下,扬言要进攻白石。白石在新亭左侧,也是江边的一处要塞,刘裕还 真怕他弄假成真,不敢不采取防御措施。正好刘毅打败仗后逃回,到京城请 罪,安帝把他降为后将军,仍叫他到军营效力。刘裕也不计较,让他一同去 白石,截击贼兵船只。留下参军沈林子、徐赤特等将扼守查浦,吩咐他们不 许轻举妄动。 刘裕走后,贼兵从南岸偷偷进兵,攻入了查浦、放火焚烧张侯侨。徐赤 特违反刘裕的命令出战,中了贼兵埋伏,只身单船逃往淮北去了。只有沈林 子单独据守栅寨,奋力守卫,随后得到刘钟、朱龄石等将领兵救援,贼兵退 走。刘裕得报,飞骑赶回,徐赤特也逃回石头城,刘裕斥责他违令,下令将 其斩首示众。刘裕脱下甲胄,从容坐下和军士一起吃饭,然后出镇南塘,命 参军诸葛叔度和朱龄石等将率领精兵去追击敌军。朱龄石的部下军兵大多是 鲜卑壮士,身材高大,手握长枪,追着刺杀敌兵。那些贼兵大多拿的是刀, 枪长刀短,武器上也吃亏,便抵挡不住,纷纷逃命。卢循不敢再战,便率领 残兵,一路抢掠,退回寻阳去了。沿途各郡都坚壁清野,严密防守,卢循什 么收获也没捞着。卢循、徐道覆后来虽又重整军兵向西去攻打江陵,但也没 能得逞。而刘裕战胜卢循后便督造大船,派兵从海上直捣卢循老巢,他自己 又率领水军在大雷江面,把贼兵逼到西岸,一阵火攻,烧得贼兵溃不成军。 卢循几经败阵,逃回番禺老巢,可那里早被刘裕派出的军兵占领。卢循想夺 回番禺,未能得逞,最终送了命。 这一场反叛和平叛的争斗,从正反面为孙膑的《将失》一文提供了很好 的例证。刘裕善于准确分析敌情,部署得当,所以连连获胜,不必多言,单 说刘毅和卢循的失败,正是犯了孙膑所说的指挥错误。刘毅盲目自大,不服 气刘裕,又不了解敌情,便盲目出战,结果装备上吃了大亏,又无恰当战术, 只凭侥幸,哪能不败!而卢循所犯错误就更多更重了,他没有指挥才能,又 不肯听徐道覆的正确意见,多疑不决,最后中了刘裕火攻之计,招致惨败。 一次吃了败仗,卢循便信心全失,匆忙退走,因而一败到底,以送命告终。 唐高宗时,吐蕃本来和唐朝友好相处,但后来吐蕃王赞普弄赞病故,新 继位的赞普弄赞的孙子年幼,由国相禄东赞摄政。这个禄东赞很有才能,使 吐蕃很快强大起来,便开始外侵,一连攻占西域 18 州,并继续入侵。唐廷派 出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为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和左卫将军 郭待封为副总管,领兵去讨伐吐蕃。行军到达大非川时,薛仁贵对郭待封说: “此去乌海,路途遥远而且难行,又有瘴气,我军如果深入,实在是一条死 路。然而,我等既然奉命前来,又怎能贪生怕死呢?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死中求生。当今之计:快速进军便可建功图存,缓慢进军就必败无疑。这大非 川山岭地势还比较平坦,可以建立两个栅寨,储存辎重,留下一万军兵守卫, 我自己率领轻骑前往乌海,抄近路急行军,攻他一个出其不意,定可打败敌 军!”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又再次叮嘱他:“我如果到了乌海,自会派 骑兵来运辎重,那时请您保护辎重一同到乌海;否则,请您务必不要随便出 动!”郭待封满口答应,薛仁贵这才率兵先行,让阿史那道真随后跟进,加 速突进。到达河口,遇到数万吐蕃兵据住险要扼守。薛仁贵一马当先冲锋在 前,凭着一杆大戟,杀入敌军营垒,那真是所向披靡。唐军大队紧跟薛仁贵 拥上,杀伤许多敌军,夺得许多物资和一万多头牛羊。唐军大队乘胜西进, 直指乌海,同时派出随从将领带领一千骑兵到大非川去接运辎重。哪知留守 大非川的郭待封,早已把若干辎重送给敌人了。 事情是这样的:那郭待封曾任鄯城镇守,当时的名位与薛仁贵相同,而 现时却在薛仁贵之下任副职,他认为是一种耻辱,所以不愿受薛仁贵节制, 竟然在薛仁贵领兵出发后,擅自带领军兵运着辎重缓缓跟进。行到半路,被 20 万吐蕃大军攻击,郭待封无处可避,只好接战,被吐蕃兵杀得大败,他自 己慌忙逃跑,把数百车辎重全部丢失,薛仁贵哪里知道郭待封如此荒唐,还 在乌海城下眼巴巴地等着郭待封运送辎重到来。阿史那道真领兵到了,仍是 不见郭待封到来。随后,去接运辎重的骑兵回报,郭待纣已经把辎重丢失了。 薛仁贵大惊说道:“这辎重丢失,我们还怎能久留呢?只好飞速撤军了!” 当即下令退军,从近道赶回大非川。郭待封也逃回大非川驻扎。两军刚刚会 合,吐蕃大军 40 万已随后追来。薛仁贵正要布阵接战,又是那个郭待封,已 经带着部下抢先逃命去了。郭待封的这支军兵一逃,引起唐军全军混乱,全 军失去了斗志。而吐蕃军又是一支久经训练的劲旅,所以,任凭薛仁贵一人 有通天本领,只靠一杆大戟,也敌不住 40 万吐蕃劲旅。唐军失去斗志,便逃 的逃,死的死,溃不成军了。薛仁贵见大势己去,忙和阿史那道真杀开一条 血路,边战边退。直至太阳落山,吐蕃兵才停止追击。薛仁贵收拾残兵,剩 下的己仅有十分之一二了。薛仁贵除了哀叹,已无计可施。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一杆方天画戟,打遍东西,横扫敌军,真是所向无 敌,而这一次证讨吐蕃却吃了大败仗。分析这次战例,薛仁贵指挥部署并无 失误,他的神勇仍然如故,尽管地形、路途不利,他仍领兵打到了乌海,胜 利有望。坏就坏在副总管身上,那郭待封只知争名夺利,竟然置薛仁贵的一 再叮嘱于不顾,擅自行动,导致辎重丢失,薛仁贵被迫退军。而在敌军追来 之时,郭待封又不服从命令,不听指挥,带头逃跑,瓦解了唐军斗志,导致 全军失败。这一战例的教训,正是孙膑在《将失》一文中指出的导致失败的 诸多错误中的几种,尽管责任在一位副将身上。 从以上两个战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孙膑的告诫是正确的忠告,值得统 兵将领引以为戒。而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们,特别是领导人物,亦应仔细体会 孙膑的论述,在自己的工作中,避免类似的错误,将会大有裨益。例如: “收 容散乱的百姓,不加训练就用去作战。”这一项在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服务 业等行业中就有类似现象,不经培训就上岗,生产质量自然就没有保障,企 业就不能搞好。至于高科技行业,没有相应技术人员,更休想搞好。而我们 有不少企业,恰恰就是不大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不培训或者培训只是走过场, 就靠这样的人员去生产顶岗,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又如:“没有保障仍然 一意孤行。”这在我国几十年的建设中,也不鲜见。许多企业凭长官意志或盲目模仿,不经科学论证便上马,结果是原料没有保证,技术不过关,没有 销路等等,只有以失败告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千万、亿万损失。再如: “作 计划时争论不休”,“命令不能执行”,“不能行动一致”等等。在现实生 活中,许多问题往往在“研究”之中被长期拖延,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一 拖数月,数年乃至不了了之的事不在少数。还有,不听指挥,不执行决议、 政令、命令以致法律、法规,贪污、受贿,公款吃喝,文过饰非,虚报浮夸 等现象,凡此种种,都可能导致他们的事业受损乃至失败。敝人在此,只举 了孙膑论述的几项,对照当今的一些弊端提请诸君思考,想来会起到一些警 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