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下略 (二七)安定民心 国乃可安

类别:子部 作者:黄石公 书名:三略

    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①,疑定惑还,国乃可安。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②。故善施于顺民③,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无怨。使怨治怨,是谓逆天⑤。使仇治仇,其祸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⑥,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宁。犯上者尊⑦,贪鄙者富⑧,虽有圣王,不能致其治⑨。犯上者诛,贪鄙者拘⑩,则化行而众恶消。

    [注释]

    ①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民众对政令有所怀疑就不会有安定的国家,民众对政令感到困惑就不会有安分守己的人民。疑,怀疑。惑,疑惑。治民,治理得好的民众。

    ②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一项政令违背了民意那么其余一百项政令就会失效,一件坏事施行了那么许多恶果就会结下。逆,违背、不顺。施:施行,实行。结,结果,这里指结恶果。

    ③顺民:顺服的民众。

    ④凶民:凶恶的民众。

    ⑤逆天:违背上天的意志。

    ⑥治民使平,致平以清:治理民众要让他们感到公平,要做到公平就要依靠为政的清明。

    ⑦犯上:冒犯尊长或上级。

    ⑧贪鄙:贪婪卑鄙。

    ⑨治:使社会治理得好。

    ⑩拘:拘留,拘禁,得到管束。

    [译文]

    民众对政令有所怀疑就不会有安定的国家,民众对政令感到困惑就不会有安分守已的百姓。怀疑打消和困惑解除,国家才能妥定。

    一项政令违背民意那么其余一百项政令就会失效,一件坏事实行那么许多恶果就会结下。所以,好的政令对顺服的民众施行,惩罚性的政令对凶恶的民众施行,那么政令就能畅行无阻而且不会产生怨恨。

    用民众怨恨的政令去治理心怀怨恨的民众,这就叫做违背上天的意志。用民众仇恨的政令去治理心怀仇恨的民众,所造成的祸患是不可挽救的。治理民众要让他们感到公平,要做到公平就要依靠为政的清明,民众就能各得其所从而国家就能安宁。

    冒犯上级的反而尊贵,贪婪卑鄙的反而富有,即使有英明的君主。也不能使天下达到太平。冒犯上级的人受到惩罚,贪婪卑鄙的人受到管束,教化就能风行从而各种坏人坏事就会消失。

    [解析]

    本节强调治国只有消除民众的怀疑和困惑,才能使国家安定。假如民众惶惑不安,就不会安分守己。接着讲述了政策法令的得失,有一项法令违背民意,其他法令就会失去效用;有一项坏的法令实施,就会引出许多恶果。因此对顺民实行仁政,对刁民严加制裁,刚柔相济,人民才会毫无怨言,法令才能贯彻执行。最后指出,假如让冒犯君主的人有权有势,让贪婪卑鄙的人荣华富贵,再圣明的君主也不能使天下安定。只有诛杀犯上的人,惩治贪鄙的人,政治教化才能顺利推行,坏人坏事才能消除。

    国安和民安是一种双向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国家的富强,一定要落实在百姓的家给人足、安居乐业上;另一方面,国家的长治久安,又是民众得以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前提和保证。中国的历史发展一直存在着统一和分裂两种趋向的矛盾和斗争。一般来说,统一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定,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以秦汉之际的历史发展为例,秦二世而灭亡,并不是统一的过错,这一点由刘邦战胜项羽、再建统一的封建王朝可以得到证明。然而,在西汉初年,统一和分裂倾向的斗争,又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进行。而西汉初期六七十年的社会安定局面和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现,正是与制约和克服同姓诸侯王的分离倾向分不开的,这一斗争的高潮,就是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原来汉高祖时,同姓王国地域辽阔,户口众多,实力强大,与皇帝血缘关系亲近,中央对同姓王控制严密,因此,他们对中央的威胁并不大,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拱卫刘姓王朝的作用。汉文帝时,同姓王与皇帝的血缘关系逐渐疏远,政治离心倾向也随之加剧。当时一再发生叛乱,为了扼制这种分离的势头,文帝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一面封诸侯王子为王,一面采取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国分为几个小国。但文帝之世,并未解决根本问题。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下诏削藩。削藩之举引起了诸王的强烈不满,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与其他六个诸侯王国分别起兵发动叛乱,但仅三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叛乱违背了百姓要求安定的愿望,得不到百姓的拥护,而汉王朝维护安定和统一,则代表了历史发展的主旋律,符合广大民众的要求。

    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谓安民,自然也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一方面安民也要使少数民族得以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必须妥善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这是中原地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保证。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自然少不了武力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但从主流来说,除了刀光剑影之外,更多的是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和亲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维持民族间友好相处的一种常用方式。例如,汉朝为维护北方边郡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对匈奴采取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亲办法,汉帝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首领单于为妻,附带送上一批丰厚的嫁妆,这样一来,匈奴单于就成了汉家皇帝的女婿,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匈奴南下侵边扰民。汉朝和乌孙以及其他西域国家也都有过和亲关系,和亲成为中原王朝为维系与周边各族友好相处的一种政治手段,并对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经济技术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节还提到"犯上者诛,贪鄙者拘,则化行而众恶消",也就是君主对于犯上作乱、动摇君主地位的人要严惩不贷,对贪婪卑鄙的人要加以约束,甚至予以惩罚。汉成帝时,淳于长恃宠诱贿、谋立左皇后因而被诛,就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典型。淳于长的父辈并无权势,但他的母亲却极为显赫,他的姨娘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皇太后,他的舅舅王凤是大司马、大将军,其他五个舅舅也都同Et封侯,号称"五侯"。淳于长凭借母亲的显赫权势,轻易地捞到了黄门郎的职位,可以出入宫廷之中,往来于显贵之间,并千方百计讨得成帝信任,被提升为卫尉,掌管皇宫的禁卫部队。当他得知成帝欲废许皇后改立赵飞燕为皇后时,便在王太后面前极力斡旋,又为成帝出谋划策,使改立皇后之事获得成功。成帝对他的宠信有加,封他为关内侯。

    淳于长成为成帝的宠臣之后,开始凭借权势收受贿赂,他广泛结交诸侯和各地官员,为他们提供信息,为他们升官进行引荐,条件则是收受他们的财宝。仅一两年时间成帝的赏赐,加上各地官员的贿赂,就使淳于长家财巨万。许皇后被废后,淳于长与她的姐姐私通。许废后便请淳于长在成帝面前说情,想复为婕妤。淳于长知道许废后私财很多,便答应下来,并许诺一定劝成帝立她为"左皇后"。许废后满心希望寄托在淳于长身上,便不断向他贿送厚礼,而淳于长总是欺骗许废后说成帝正在考虑这件事,于是许废后把自己多年积蓄的珍宝都送给淳于长。在一年多的时问里,淳于长诱骗许废后的金银珠宝竟达千余万,他凭着这些钱财,广蓄姬妾,纵情声色,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后来,朝中辅政的大司马、骠骑将军、曲阳侯王根因病请求退休,淳于长和王莽都看准了这一位置而暗中较劲。王莽掌握了淳于长的种种劣迹,并报告给王根和王太后,太后十分震怒,吩咐立刻报告成帝,免去淳于长的职务。淳于长被免职后,仍不甘心财源被断,又由一个受贿者变为行贿者,他用大量钱财贿赂红阳侯王立,请他在成帝面前替自己说情。王立从前和淳于长不和,宿怨很深,见到钱财后也为之心动,于是不顾前嫌,上疏请留淳于长。成帝知道王立和淳于长是冤家对头,今日忽见王立为冤家说情,心中起疑,派人进行调查。淳于长弄巧成拙,露了马脚,被下狱追究,不得不承认自己"戏弄许废后,谋立左皇后',的罪行,成帝闻报,当即下诏,将他诛杀于狱中。


如果你对三略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三略》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