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积善之方 十五、行善妙方有十味

类别:其他 作者:袁了凡(明) 书名:了凡四训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何谓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何谓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就形迹观,常易相混,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然对证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瘝之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何谓护持正法?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故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

    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

    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于杀生等。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译文:

    我们平常若遇到有行善机缘的时候,便应该好好的珍惜,尽力去帮助别人。而随缘济众,行善积德的方法,大约可分为十项: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尊长;十、爱惜物命。

    什么叫做与人为善呢?先帝舜在还未有做君主的时候,在雷泽湖见渔人捕鱼,看到鱼藏丰富的净水深潭,都被年青力壮者争相占取,而老弱的渔人,都留在急流浅滩之处。因而十分哀怜他们,于是他也亲自下水捕鱼,反是碰到了别人过来抢捕,他就故意礼让,也不谈及他们的过失。见到谦让的渔人,他就到处赞扬,效法他们。如此过了一年,大家都让出水深鱼多的地方来了。试想以舜的才智,岂有不能用言语来劝化大众?而他却不用言教,宁取身教,潜移默化转移人心风气,真是用心良苦啊!

    我们生在这个人心风俗败坏的末世时代,做人处世已不容易了。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把自己的长处,去盖过别人。旁人有不善的事情,不可以自己的善,来比较旁人。旁人能力不及我,不可把自己有的能力,来难倒旁人。自己纵有才干聪明,也要收敛起来,不可外露炫耀,应像没有才干聪明一样,要把才干聪明看作虚假的。看到旁人有过失,姑且替他包含遮瞒。像这样,一方面可使他有改过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使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如把他的脸皮拉破,他就没有顾忌了。]看到旁人有些小的长处,可学的;或有小的善心善事,可记的;都应立刻反转过来,放下自己的主见,学彼长处;并且称赞他,替他广为传扬。我们日常生活,所讲的说话,所做的大小事情,全都不可随自己的欢喜称心去作,而是要为天下大众著想,立出一种规则榜样,让大家去遵守奉行,这就是圣贤以天下为公的度量了。

    什么叫爱敬存心呢?君子与小人,从外貌看来,常易混淆,分不出真假。[因为小人会装假仁假义,冒充君子。]不过这一点存心,君子是善,小人是恶,彼此相去很远,他们的分别,就像黑白二色,绝对相反不同。所以孟子说:‘君子所以与常人不同之处,就在他们的存心啊!’君子所存的心,只是爱人敬人的心。因为人虽有亲近的,有疏远的,有尊贵的,有低微的,有聪明的,有蠢笨的,有道德的,有下流的,千千万万的不同种类;但都是我的同胞,都是和我一样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理志,那一个不该爱他敬他呢?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人。能够明白众人的的意思,就是明白圣贤人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圣贤人本来都希望世界上的人,大家都能安居乐业,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我们能够处处爱人,处处敬人,使世上的人,个个平安幸福,也就可以说是代替圣贤,使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能够平安快乐了。

    什么叫成人之美呢?举例来说,若把一块里边有玉的石头,随便的弃丢,那末这块石头也不过和瓦片碎石一样,一文不值了。若把它好好的加以雕刻琢磨,那末这块石头,就成了极珍贵重的圭璋了。而人亦是如此,也全靠提引;所以看到旁人做一件善事或是这个人立志向上,而资质足以造就的话;都应好好的引导他,提拔他,使他成为社会上有用之材;或是夸赞他,激励他,扶持他;若有人冤枉他,就替他辩白冤屈,来替他分担,务必要使他能立身于社会,而后才算尽了我的心。

    大概通常的人,对那些与他不同类的人,都不免有厌恶感,在一个乡里的人,都是善的少不善的多;正因为不善的人多,善的人少,所以善人处在世俗里,常被恶人欺侮,很难立得住。况且豪杰的性情大多刚正不屈,并且不刻意修饰外表,俗眼见识不高,只看外貌,就说长道短,随便批评;所以做善事也常易失败,善人也常被人诽谤。碰到这种情形,只有全靠仁人长者,才能纠正那邪恶不正的人,教导指引他们改邪归正;保护帮助善人,使其成立;像这种辟邪显正的功德,实在是最大的。

    什么叫劝人为善呢?一个人既经生在世上做了人,那一个没有有良心呢?但只因汲汲追逐名利,弄得世上忙碌不堪,只要有名利可得,就昧著良心,不择手段地去做,那就最容易堕落了。所以与别人往来相处,常要留心观察这个人,若是看他要堕落了,就应随时随地提醒他、警告他,开发他的糊涂昏乱。譬如在长夜里,做了个浑浑噩噩的梦,一定要叫唤他,使他赶快清醒;又譬如他长久陷落在烦恼里,一定要提拔一把,使得他头脑转为清凉。像这样待人以恩,功德是最周遍最广大了。从前韩文公曾说:‘以口劝人,只在一时,事情过了,也就忘了;并且别处的人,无法听到。以书劝人,可传到百世,并能传遍世界;所以做善书,有立言的大功德。’这一里说以口来劝,用书来劝人为善,与前面所讲的‘与人为善’比较起来,虽然较著了形式痕迹,然而这种对症下药的事,常有特殊的效果;这种方法是不可废弃的。并且劝人也要劝的得当,譬如这个人太倔强,不可用话来劝,你倒用话去劝了;不但是白劝,所劝的话,也成了废话,这叫失言。若这人性情和顺,可用话来劝,你却不劝,错过了劝人为善的机会,这叫失人。失言失人,都是自己聪明不够,分辨不出来,就该自己仔细反省检讨;如此才能不失言,也不失人。

    什么叫做救人危急呢?患难颠沛的事情,在人的一生当中,都是常有的。倘使偶然碰到这种人,应该要看他的痛苦,像在自己的身上一样,赶快设法解敉。他有什么被人冤屈压迫的事情,或是用话帮他申辩明白,或是用各种方法去救济他的困苦。崔子曾说:‘恩惠不在乎怎么大,只要在旁人危急的时候,赶快去帮助他,就可以了。’这句话真是仁人的话呀!

    什么叫做兴建大利呢?讲小的,在一个乡中;讲大的,在一个县内;凡是有益公众的事,最应该发起兴建,或是开辟渠道来灌溉农田;或是建筑堤防,预防水灾,或是修理桥梁,使行旅交通方便;或是施送茶饭,救济饥饿口渴的人,随时碰到机会,都要劝导大家,同心协力,出钱出力来兴建;纵然旁人在暗中毁谤中伤,你也不要为避嫌疑就不去做,也不要怕辛苦,担心别人妒忌怨恨,就推托不做,这都是不可以的。

    什么叫舍财作福呢?佛门里的万种善行,以布施为最重要。说到布施,就只有一个舍字,什么都舍得,就合佛的意思了。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什么都肯舍;如自己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没有一样不肯舍掉。在身外的色、声、香、味、触、法,也都可以一概舍弃。一个人所有的一切,没有一样不肯舍掉。[能如此,那就身心清净,没有烦恼,如同佛菩萨了]。若是不能什么都舍,那就先从钱财上著手布施。世人都把穿衣吃饭,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因此,钱财的布施也最为重要;如果我能痛痛快快地施舍钱财;对内而言;可以破我悭贪的毛病:对外而言,可以救济旁人的急难。不过钱财不易看破,起初做起来,难免会有些勉强,只要舍惯了,心中自然安逸,也就没什么舍不得了。这是最容易消除自己的贪念私心,也可去除掉自己对钱财的执著与吝啬。

    什么叫护持正法呢?法是无始以来有情生命的眼目,亦是真理的准绳;如果没有正法,如何去参赞天地?如何去孕育万物?如何得以脱离尘世的种种束缚?如何去维持这世间的秩序?如何去摆脱生死轮回之苦?所以凡是见到圣贤庙宇,经书典籍,都要加以敬重;至于有破碎不全的,都应修补整理。至于宏扬正法,上报佛恩的事,我们都应互相勉励,努力去实行。

    什么叫敬重尊长呢?家里的父亲、兄长,国家的君王、长官;以及凡是年岁、道德、职位、见识高的人,都应格外用心的遵从和奉事他们。在家里奉侍父母,要有深爱父母的心,与委婉和顺的容貌;而且声要和,气要平;这样不断地薰染成习惯,就变成自然的好性情,这就是和气可以感动天心的根本办法。出门在外,伺候君王,不论什么事,都应依照国法去做,不可以为君王不知道,自己就可以放肆乱做呀!办一个犯罪的人,不论其罪轻重,都要仔细审问,公平执法;不可以为君王不知道,就可以作威作福冤枉人呀!服侍君王,像面对天一样的恭敬,这是古人所订的规范,这种地方关系阴德最大。你们试看凡是忠孝人家,他们的子孙没有不发达久远而且前途兴旺的,所以一定要谨慎小心地去做。

    什么叫爱借物命呢?一个人所以能够算他是人,就是在他有这一片恻隐的心罢了。求仁的,就是求这一片恻隐的心;积德的,也是积这一片恻隐的心。有恻隐心,就是仁;有恻隐心,就是德。周礼上曾说:‘每年正月时[正是畜生容易得胎期间],祭品勿用母的。’[因为防它们肚里有胎的缘故]孟子说:‘君子人不肯住在厨房附近’,就是要保全自己的恻隐心。所以前辈有四种肉不吃的禁戒,就是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或杀的时候看见,不吃;或自己养大的,不吃;或专门为我杀的,不吃。后辈的人,若要学前辈的仁慈心,一时做不到断食荤腥,也应依照前辈的办法,禁戒少吃。[照佛法来讲,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因为前生造了孽而投做畜生:到他们的孽债偿完了,仍可投生做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那末我们所吃的肉,不就是未来佛的肉?!并且他们在无量过去的前世中,也一定曾做过人;那他们可能曾做过我前生中的父、母、妻、子、亲族、朋友,我今天所吃的肉,可能就是吃我前生中父、母、妻、子、亲族、朋友的肉了。而今天我做人,他做畜生,我吃他,我就造了杀孽,与他结下杀仇。倘然被我吃的畜生,来世他的孽偿清投生做人了,我却因杀生造孽投做畜生,恐怕他也要报复我杀他之仇,而来杀我吃我了。这样说来,还能杀生么?肉还吃得下么?]

    这样一步一步的去做,慈悲心就会不断增长。不但应戒杀生,一切会动的,有灵的,我们都不应伤害。求丝煮茧,锄地杀虫,想及我们衣食的由来,都是杀它们来养活自己。所以糟蹋粮食,浪费东西的罪孽,实在也如与杀生的相等。至于随手误伤的,脚下误踏而死的,不知有几何的多,这都应要设法防止。古诗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多么的仁厚慈悲啊!善行无尽的多,那能说得完;只要上边所说的十件事,加以推广发扬,那么一切的功德也可完满了。


如果你对了凡四训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了凡四训》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