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八年

类别:经部 作者:公羊高(战国) 书名:春秋公羊传

    【 原文】

    春正月己卯,烝。烝者何?冬祭也,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亟也。亟则黩,黩则不敬。君子之祭也。敬而不黩。疏则怠,怠则忘。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天王使家父来聘。

    夏五月丁丑,烝。何以书?讥亟也。

    秋,伐邾娄。

    冬十月,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遂者何?生事也。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成使乎我也。其成使乎我奈何?使我为媒,可则因用是往逆矣。女在其国称女,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

    【 译文】

    鲁桓公八年,春天,正月,己卯这天,“烝”。“烝”是什么意思?就是举行冬祭。春天的祭祀叫“祠”,夏天的祭祀叫“礿”,秋天的祭祀叫“尝”,冬天的祭祀叫“烝”。平常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桓公祭祀的次数太多了。祭祀的次数太多就会轻慢鬼神,轻慢就会不恭敬。君子的祭祀是恭敬而不轻慢鬼神的。祭祀的次数太少就会松懈,松懈就会忘记,这也是不行的。士大夫如果因公赶不上这四季的祭祀,那么冬天就不敢穿裘皮大衣,夏天也不敢穿凉爽的葛衣。

    周天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访问。

    夏天,五月,丁丑这天,鲁国举行冬天的祭祀。为什么要记载这件事?作者谴责鲁桓公祭祀太频繁了。

    秋天,鲁国军队攻打邾娄国。

    冬天,十月,下雪。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的现象。有什么怪异呢?这时下雪不合时令。

    祭公来鲁国,随后到纪国迎接王后。祭公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三公之一。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在婚礼中是不称呼主人的。“遂”是什么意思?就是制造事端。大夫并没有制造事端,这里为什么要说“遂”呢?因为成全祭公使命的是鲁国。为什么说成全祭公使命的是鲁国呢?因为周天子派鲁国去做媒人,如果做媒成功了,祭公就可以到纪国去迎娶王后。女子在自己的国家应该称女,这里为什么称她王后呢?因为对于周天王来说,是没有国外的,所以这种说法是合理的。


如果你对春秋公羊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春秋公羊传》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