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我深沟高垒,安守勿应,以待其敝。若彼以事挠我,求战,亦不可动。法曰:安则静。
三国,蜀将诸葛亮帅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遣大将司马懿拒之。诸将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积集,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率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五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懿知其必败。时朝廷以亮率军远入,利在急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亮数挑战,懿不出。因遗懿以巾帼妇人之饰,懿终不出。懿弟子孚策问军事,懿复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持兵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旌鸣鼓,若将向懿者,懿以归师不之迫。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懿行其行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食甚重。懿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为尚未可知。懿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食,今皆弃之,岂有人损其五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关中多蒺藜,懿使军士三千人着软材平底木履前行,蒺藜着履。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不及。乃知亮已死,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懿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
【译文】
如果敌军远途而来,气势锐猛,速战必然对敌人有利。这时,我军在深沟高垒之中,坚固防守,不去应战,以等敌军疲惫。如果敌人故意挑衅,以求交战,也不要出动。兵法上说安稳就会平静。
三国时,蜀汉将领诸葛亮率领部众十万余人出兵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在渭河南岸筑垒营阵。魏国派大将司马懿前去抵抗。魏军的众将领都想到渭河北岸待敌,司马懿却说:“老百姓都聚集在渭河南岸,这是必争之地。”于是率领军队渡河,背水安营。他对众将领说:“如果诸葛亮勇敢的话,出兵斜谷后就应当前出武功(今武功和眉县之间)、沿山向东。如果他向西上五丈原(今岐山县南),那么我各军就会平安无事了。”诸葛亮果然上了五丈原。刚好有一颗大星陨落在诸葛亮的营垒,司马懿知道必败,当时朝廷因诸葛亮率军远入,定会急于求战,命懿坚守,待机而战。司马懿更加坚守不出。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女的衣服和首饰,司马懿仍然不出战。司马懿的侄子孚策问起军情,司马懿回答说:“诸葛亮志向远大,但抓不住机会,多谋但不能很快地决定问题,好用兵但不会权衡利弊,虽然他拥有十万军队,但已落入我的谋划之中,打败他是必然的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一百多天,刚好诸葛亮病死了,蜀军众将领焚烧了营寨,悄悄地走了。老百姓将此事报告给司马懿,司马懿出兵追击。蜀长史杨仪调转旌旗,敲响战鼓,做出向司马懿进攻的样子。司马懿认为返回的军队不能紧跟,结果,杨仪结阵离去。一天后,司马懿来到蜀军驻过的营寨,察看那里的遗物,得到了许多地图、文件、粮食。司马懿心想诸葛亮肯定死了,说:“诸葛亮真是天下的奇才!”辛毗认为还不一定。司马懿说:“军事家所重视的就是军队文书、计谋、人马、粮食等,如今他却把这些东西都丢下了,岂有一个人五脏都损坏了,还能活着的吗?应该追赶。”蜀军在关中地区的道路上又埋设了许多蒺藜,司马懿让士卒3000 人穿上平底软木履在前面开路,蒺藜就被软木履带起来了。这样步骑兵一起前进,迫到赤水岸边,未能追赶上。这时知道诸葛亮死了,老百姓因此作谚语说:“死诸葛亮能吓走活仲达。”司马懿笑着说:“这是因为我能预测活人,而不能预测死人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