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才略第四十七

类别:集部 作者:刘勰 书名:文心雕龙

    《才略》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七篇,从文学才力上论历代作家的主 要成就。全篇论述了先秦、两汉到魏、晋时期的作家近百人,正如黄叔琳所 评:“上下百家,体大而思精,真文囿之巨观。”本篇确可谓古代批评史上 作家论的洋洋大观。

    全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评先秦作家,其中如“皋陶六德,夔序八音” 等,不仅是不可靠的传说,也还谈不到什么文学作品;至于《五子之歌》原 是后人伪作,刘勰竟奉为“万代之仪表”,这都是其历史局限。第二部分评 两汉作家三十三人。第三部分评魏代作家十八人。第四部分评两晋作家二十 五人,附带说明宋代作家“世近易明”,不再评述。第五部分是根据以上评 述所作的小结,主要说明文人成就的大小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这一认识值 得注意的是:本篇以评论作家才气为主,这只是作家成就高低的主观因素, 篇未强调“贵乎时”,则注意到了作家成就的客观因素。文人与社会的关系, 是《时序》篇的论题,本篇简要地提出,不仅必要,且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也应看到,刘勰在这里讲的“贵平时”,主要指“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 会”,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本篇按略远详近的原则评论历代作家,其略与详,主要指所论各个时期作家的多少而言;凡所论及,其详略虽也稍有不同,总的来说,都是很简要 的。但刘勰所论,话虽不多,大都概括了作家的主要成就、基本特点和重要 得失。这些作家在“论文叙笔”的各篇,大都各有分别论述,所以,本篇的 概括评论,则是刘勰对作家的总论。在这篇总论中,也有如曹操、陶渊明等 少数重要作家没有谈到。曹操在本书其他篇章还讲到几处,陶渊明则除存疑 的《隐秀》篇外,全书都没有提到。就《才略》篇来说,陶渊明或被列入“宋 代逸才”而不论,不讲曹操就毫无道理了。此外,如班婕妤、徐淑、蔡琰、 左芬等女作家一个不讲,这就是刘勰的儒家正统观念造成的了;其中对《五 子之歌》、尹吉甫、马融等评价太高,也是这个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本篇虽对“九代之文”做了比较全面的评述,文史诗赋、章表奏议等都有所涉及,但刘勰对文学艺术和学术论著的不同特点,在这些 评论中却表现了他更为明确的认识。如董仲舒和司马迁,刘勰说他们一是“专 儒”,一是“纯史”,其所肯定的,并不是《春秋繁露》或《史记》这样的 巨著,而是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和司马迁的《感士不遇赋》,认为这才属 于“丽缛成文”的文学作品。又如说:“桓谭著论,富号猗顿,宋弘称荐, 爱比相如,而《集灵》诸赋,偏浅无才。”“王逸博识有功,而绚采无力。” 这里,不仅没有混同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著,反而是有意识地加以对照,用“富 号猗顿”的论著,“博识有功”的学力,来反衬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偏浅无 才”,“绚采无力”。这说明,本篇所论之“才”,是专指文学创作的才力, 文学家的“才”和学术家的“才”,是各有特点而不可混同的两种才力。

    (一) (原文)  九代之文 1,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 2。虞夏文章,则有皋 陶六德 3,夔序八音 4,益则有赞 5。五子作歌 6,辞义温雅,万代之仪表也7。商周之世,则仲虺垂诰 8,伊尹敷训 9;吉甫之徒 10,并述诗颂 11:义固为经 12,文亦师矣 13。及乎春秋大夫,则修辞聘会 14,磊落如琅玕之圃 15, 焜耀似缛锦之肆 16。薳敖择楚国之令典 17,随会讲晋国之礼法 18,赵衰以 文胜从飨 19,国侨以修辞捍郑 20,子太叔美秀而文 21,公孙挥善于辞令 22: 皆文名之标者也 23。战代任武 24,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 25,屈、 宋以《楚辞》发采 26,乐毅《报书》辨以义 27,范睢《上书》密而至 28, 苏秦历说壮而中 29,李斯《自奏》丽而动 30:若在文世 31,则扬、班俦矣32。荀况学宗而象物名赋 33,文质相称 34,固巨儒之情也 35。

    〔注释〕

    1 九代:黄帝、唐、虞、夏、商、周、汉、魏、晋为九代,与《通变》 所说的“九代”略同。《通变》中的“九代咏歌”,是从传为黄帝时的《弹 歌》开始,到宋初而止。本篇从“虞、夏文章”开始,到晋为止,其中又讲 到“战代”。所以“九代”是泛指,不是很固定的确数。 2 详:考察,研究。3 皋陶(gāo yáo 高摇):传为虞舜时的刑官。六德:《尚书•皋陶谟》: “皋陶曰:‘都(赞美辞)!亦行有九德。??宽而栗(宽宏而庄严)、柔 而立(和柔而能立事)、愿(谨慎)而恭、乱(治理)而敬、扰(和顺)而 毅、直而温、简(宽大)而廉、刚而塞(刚正而充实)强而义(强劲而合道 义)。彰(明)厥有常,吉哉!日宣(布)三德,夙夜浚明有家(九德中有 三德,可为大夫);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有六德可为诸侯)。’” 4 夔(kuí葵):舜的臣子。序:次序,这里指使之有一定的次序。八音:古代 乐器的总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 袍)、竹八类。《尚书•舜 典》:“帝曰,‘夔,命汝典(掌管)乐,教胄子(贵族子弟)、??八音 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wū乌)!予击石拊石,百兽率 舞。’” 5 益:舜的臣子。有赞:《尚书•大禹谟(伪)》:“益赞于禹 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6 五子: 一说为夏帝太康之弟,一说为夏启的五个儿子(即太康的五个兄弟)。据《明 诗》篇“五子咸怨”之说,刘勰是取后说。《尚书》中有《五子之歌》一篇, 是晋人伪作。 7 仪者:标准。《管子•形势解》:“仪者,万物之程式也; 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8 仲虺(huǐ悔):商汤王的臣子。垂诰:留下告 诫商汤的话。《尚书》中有《仲虺之诰》,是后人伪作。其序说:“汤归自 夏,至于大坰(jiōng 扃),仲虺作诰。” 9 伊尹,汤臣,亦名伊挚。敷训: 陈说教训。汤死,其孙太甲无道,伊尹作训以教太甲。《尚书》中有《伊训》, 是后人伪作的。其序说:“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10 吉甫: 尹吉甫,周宣王时的贤臣。 11 并述诗颂,指尹吉甫作歌颂周宣王的诗。《诗 经•大雅》中《崧高》、《烝民》、《韩奕》、《江汉》诸篇的序都说:“尹 吉甫美宣王也。”12 经:《总术》篇说:“常道曰经。”13 文亦师矣:范文 澜注:“疑师字上脱一足字。”按《征圣》篇所说:“征之周、孔,则文有 师矣。”“足师”似太重,“亦师”稍轻。14 修辞:修饰辞藻。聘会:聘问 集会。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常互派使节问候集会。 15 磊落:众多貌,和《论 说》篇“六印磊落以佩”的“磊落”意同。琅玕(láng gān 郎干):似珠 玉的美石。《尚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孔传,“球、琳, 皆玉名。琅玕,石而似玉。”圃(pǔ普):园圃。16 焜(kūn 昆)耀:照明。《左传•昭公三年》:“焜耀寡人之望。”孔颖达疏:“服虔云:‘耀,照 也;焜,明也。’言得备妃嫔之列,照明己之意望也。”缛(rù人)锦:文采繁盛的锦绣。肆:商店,市场。 17 薳(wěi 伟)敖:春秋时楚国人,一 作■敖,一说即孙叔敖。孙叔敖在楚庄王时曾三度为相。《左传•宣公十二 年》:“敖为宰(杜注:“宰,令尹 敖,孙叔敖”),择楚国之令典,?? 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矣。”择:选择,据《左传》原话所 说“能用典矣”,当指选用。 18 随会:即士会,春秋时晋国大夫,因食采 于随地,故称随会。后改封于范,称范武子。《左传•宣公十六年》:“晋 侯使士会平王室(之乱),定王享之(用享礼招待士会)。原襄公(周大夫) 相(助)礼。肴烝(杜注,“烝,升也,升肴于粗。”即把切开的肉放在盛 肉器里)。武子私问其故(按享礼当用不切开的肉,故问)。王闻之,召武 子曰:‘季氏(士会字季),而(你)弗闻乎?王享有体荐(用不切开的肉), 宴有折俎(切开的肉)。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武子归而讲求典 礼,以修晋国之法。” 19 赵衰(cuī催):字子余,春秋时晋国大夫。文 胜:富有文采。从飨:随从赴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秦穆公设享 礼招待晋公子重耳,晋国大夫狐偃(字子犯)说:“吾不如衰(赵衰)之文 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逸诗),公赋《六月》(《小雅》中 的一篇)。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下阶一级)拜稽首。公降一级 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20 国侨: 春秋时郑国大夫,字子产,拿国政四十余年,故称国侨。修辞:指善于运用 辞令。捍郑:捍卫郑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郑国攻入陈国,获胜 后子产到晋国报捷。晋国执问子产:陈国有何罪过,郑国为什么入侵小国等。 子产雄辩地做了回答。孔子称赞子产说:“《志》(杜注:“古书”)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霸主),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 21 子太叔:即游吉,春秋 时郑国正卿。美秀而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太叔美秀而文。” 杜汪:“其貌美,其才秀。”22 公孙挥:字子羽,春秋郑国简公时为行人(掌 朝见聘问)。誊于辞令:《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杜注:“知诸侯所欲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性、班位(官职,爵位)、贵贱、能否(才能高低),而又善于辞令。”23 文名:以文辞为名。标:木 末,引申为突出的意思。按,以上所讲从“作歌”到“善于辞令”,都是广 义的“文”,其中除尹吉甫的诗以外,大部还不是文学创作或文学作品。 24 任:任用。 25 道术:泛指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取资:犹凭借。 26 屈、 宋:屈原、宋玉。发采:表现出文采。 27 乐毅:战国时燕国的上将军,以 功封昌国君。《报书》:指《献书报楚王》。《战国策•燕策二》:“昌国 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 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 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承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望诸君乃 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辨:明辨。 28 范睢(jū居):字叔,战国时魏 人,入秦为秦昭王相。《上书》:指《献书昭王》,载《战国策•秦策三》。 密而至:《史记•范睢列传》:“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也:而 泾阳君、高陵君,皆昭王同母弟也。穰侯相,三人者更将,有封邑。以太后 故,私家富重于王室。及穰侯为秦将,且欲越韩、魏而伐齐纲寿,欲以广其 陶封。范睢乃上书曰:臣闻明王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 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无能者不敢当职焉。”这说明范睢上书正“以太后故”而发,《史传》篇说的“宣后乱秦”即指此 事。但范雌在《献书昭王》中,既未讲太后专政,又未说穰侯等无功受禄, 却触及当时秦国存在问题的实质。这就是所谓“密而至”。 29 苏秦,字季 子,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汉书•艺文志》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战 国策》和《史记•苏秦列传》中载有部分苏秦的游说辞。壮:有力。中:符 合,切中时事。 30 李斯:秦代政治家,秦始皇的丞相。《自奏》:“指《上 书谏逐客》。《史记•李斯列传》:“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 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乃上书 曰??”动:动人,有说服力。 31 文世:即本篇下面所说“崇文之盛世”。32 扬、班:扬雄、班固,汉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俦(chóu 酬):同辈。曹丕《典论•论文》:“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33 荀况:即荀子,名况, 时人尊称荀卿。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学宗:学术上受人尊敬的人。 象物名赋:《荀子•赋篇》有《礼》、《知》、《云》、《蚕》、《箴》五 篇赋。象物:状貌事物,描写物象。34 文质:文辞和实质,形式和内容。 35 巨儒:汉人已称荀况为“大儒孙卿”(《汉书•艺文志》)。“孙卿”是汉 人避宣帝讳而改。情:这里指情况,实情。《章表》篇“情伪屡迁”的“情” 字与此意近。

    〔译文〕

    从黄唐到魏晋九代的文章,是十分丰富而繁盛了;这个时期优秀的作家 作品,可略加评述。虞夏时期的文章,有皋陶提出诸侯必备的六种品德,夔 所整理的八音,益对舜的赞辞等。太康的五个兄弟所作的《五子之歌》,文 辞温和,意义雅正,为后世万代的典范。商、周时期,有仲虺告诫商王的《仲 虺之浩》,伊尹教训太甲的《伊训》,尹吉甫歌颂周宣王的诗篇:这些作品 的意义既合于常道,文辞也值得后人师法。到了春秋时期,各国大夫在聘问 集会中运用修饰得很好的辞藻,其众多如美玉聚积的园圃,光彩似繁华的锦 绣市场。薳敖选用楚国美好的典章,士会讲求晋国的礼法,赵衰以富有文采 而随晋公子重耳到秦国赴宴,子产因善于辞令而捍卫了郑国,郑国游吉貌美 才秀而有文采,郑国的公孙挥善于言辞:这些都是春秋时期以文辞著称的突 出人物。战国时期任用武力,但文人仍不断出现。诸子百家以他们的思想学 说为凭借,屈原、宋玉以《楚辞》表现其异采,乐毅的《献书报燕王》明辨 而义正,范睢的《献书昭王》虽未明言“宣后乱秦”却讲出了当时秦国的要 害,苏秦游说六国的言辞有力而切合时事,李斯的《上书谏逐客》文辞华丽 而内容有说服力:如果在重视文辞的盛世,这些作者就是扬雄、班固一类的 人物了。此外,荀况既是儒学的宗师,又描绘物象而称之为《赋》,文采和 内容相称,的确具有大儒的特点。

    (二) (原文)

    汉室陆贾 1,首发奇采,赋《孟春》而选《典》、《诰》2,其辩之富矣3。贾谊才颖 4,陵轶飞兔 5,议惬而赋清 6,岂虚至哉 7!枚乘之《七发》8, 邹阳之《上书》9,膏润于笔 10,气形于言矣 11。仲舒专儒 12,子长纯史 13, 而丽缛成文 14,亦《诗》人之“告哀”焉 15。相如好书 16,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然覆取精意 17,理不胜辞,故扬子以为 18“文丽用寡 者,长卿”19,诚哉是言也。王褒构采 20,以密巧为致 21,附声测貌 22, 泠然可观 23。子云属意 24,辞人最深 25,观其涯度幽远 26,搜选诡丽 27, 而竭才以钻思 28,故能理赡而辞坚矣 29。桓谭著论 30,富号猗顿 31,宋弘 称荐 32,爱比相如 33;而《集灵》诸赋 34,偏浅无才:故知长于讽论,不 及丽文也 35。敬通雅好辞说 36,而坎?盛世 37,《显志》自序 38,亦蚌病 成珠矣 39。二班、两刘 40,奕叶继采 41,旧说以为固文优彪,欲学精向, 然《王命》清辩 42,《新序》该练 43,璇璧产于昆冈 44,亦难得而逾本矣。 傅毅、崔骃 45,光采比肩;瑗、寔踵武 46,能世厥风者矣 47。杜笃、贾逵48,亦有声子文 49,迹其为才 50,崔、傅之末流也 51。李尤赋、铭 52,志 慕鸿裁 53,而才力沈膇 54,垂翼不飞。马融鸿儒 55,思洽识高 56,吐纳经范 57,华实相扶 58。王逸博识有功 59,而绚采无力 60。延寿继志 61,瑰颖 独标 62;其善图物写貌,岂枚乘之遗术欤 63!张衡通赡 64,蔡邕精雅 65, 文史彬彬 66,隔世相望 67。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刘向 之奏议,旨切而调缓 68;赵壹之辞赋 69,意繁而体疏 70;孔融气盛于为笔71,祢衡思锐于为文 72:有偏美焉 73。潘勖凭经以聘才 74,故绝群于《锡 命》75;王朗发愤以托志 76,亦致美于序铭 77。然自卿、渊以前 78,多俊 才而不课学 79;雄、向以后 80,颇引书以助文 81:此取与之大际 82,其分 不可乱者也。

    〔注释〕

    1 陆贾:西汉初年的政论家、辞赋家。 2 《孟春》:《汉书•艺文志》 列陆贾赋三篇,今均不存,《孟春赋》当是其中之一。选《典》、《诰》: 范文澜注引孙诒让《札逢》:“‘选典诰’当作‘进典语’。《诸子》篇云‘陆贾《典语》’,并误以《新语》为《典语》也。‘进’、‘选’,‘语’、‘诰’,皆形近而误。”此可备一说。因各种版本均作“选典诰”,是否“进 新语”之误,惜无确证。“选”与“撰”通,和“赋”字正好对称,和下文 所讲“选赋而时美”的“选”字用意相同,未必是“进”字之误。《诸子》 篇的《典语》指《新语》,亦非字误。联系这两处用例看,当指《新语》写 得合于《典》、《诰》之体。《辨骚》篇说:“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 之祗敬:《典》、《诰》之体也。”《新语》中称道尧、舜、汤、武、周、 孔的正多,现存《新语》十二篇,差不多篇篇都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九十一《新语》条说:其书“大旨皆崇王道,黜霸术,归本于修身用人。?? 所援据多《春秋》、《论语》之文,汉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醇正也”。 这也是刘勰称《新语》为《典语》,或谓其合于《典》、《诰》的原因。 3 辩:巧言,辩丽。富:指充分。 4 贾谊:西汉初政论家、文学家。颖(yǐng 影):禾的末端,引申指锋锐。《议对》篇说:“贾谊之遍代诸生,可谓 捷于议也。”《体性》篇说:“贾谊俊发。”5 陵轶(yì义):超越。飞兔:《吕氏春秋•离俗览》:“飞兔、要褭(niǎo 鸟),古之骏马也。”高诱注: “飞兔、要褭,皆马名也。日行万里,驰若兔之飞,故以为名也。” 6 议惬(qiè怯):议论恰当。7 岂虚至:指其成就由“才颖”而来,不是没有原因 的。 8 枚乘:字叔,西汉初辞赋家。《七发》:此文设七事说楚太子,为 “七”体之始,载《文选》卷三十四。 9 邹阳:西汉文人,《上书》:邹 阳初仕吴王刘濞(bì闭),刘濞谋反,邹阳有《上书吴王》劝阻。刘濞不听,邹阳转仕梁孝王刘武,又遭谗言而下狱,邹阳以《狱中上书自明》获释。这 两次上书均载《汉书•邹阳传》。10 膏:油脂,这里指丰富的文采。《杂文》 篇说枚乘《七发》写得“腴辞云搆”。膏、腴意近。 11 气:指气势。 12 仲舒:董仲舒,西汉经学家,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13 子长,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14 丽缛:繁盛的文采。文:指董仲舒 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感士不遇赋》等文学作品。15《诗》人告哀:《诗经•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16 相如:司马相如, 西汉著名辞赋家。好书:《汉书•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字长卿,蜀 郡成都人也。少时好读书,学击剑。”17 覆:王利器校作“核”,考查,核 验。精:指除去文采的纯质。 18 扬子:指扬雄。 19 文丽用寡:《法言•君 子》:“文丽用寡,长卿也。”20 王褒:字子渊,西汉辞赋家。构:造。 21 密巧:细密工巧。致:旨趣。范文澜注:“骈俪之文,始于王褒《圣主得贤 臣颂》,故云以密巧为致。” 22 附声测貌:描绘声音状貌。附:接近。测: 度量。 23 泠(líng 零)然:《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 善也。”郭注:“泠然,轻妙之貌。”24 子云:扬雄的字。 25 辞人最深: 范文澜注:“人当作义,俗写致讹。”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改作“辞义 最深”。按作“义”与上句“意”字犯复。“义”、“人”“字形迥异,也 无由致误,《物色》篇说:“诗人丽则而言约,辞人丽淫而繁句也。”全书 这类说法甚多,共用“辞人”十二次,正是刘勰的常用语。范注引《汉书•扬 雄传》:“雄少而好学,??默而好深湛之思。”刘勰也一再说“扬雄覃(深) 思文阔(阁),业深综述”(《杂文》),“扬雄自称‘心好沈博绝丽之文’, 其(不)事浮浅,亦可知矣”(《知音》)。这都说明,“辞人最深”既合 扬雄其人的实际,也是刘勰对他的看法。 26 涯度:指内容的广阔。涯:极 限。 27 诡(guǐ鬼)丽:指奇丽。 28 竭才:犹全力以赴。竭:尽。29 赡(shàn 善):富足。 30 桓谭:字君山,东汉思想家。著论:桓谭有《新论》二十九篇,原书不存,佚文见《全后汉文》卷十三至十五。 31 富号猗(yī 衣)顿:喻桓谭论著的贵重。《论衡•佚文》:“挟桓君山之书,富于积猗 顿之财。”猗顿:《孔丛子•陈士义第十四》:“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 常饥,桑则常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 畜五牸(马、牛、猪、羊、驴五种雌性牲畜)。’于是乃适河西,大畜牛羊 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赀(财)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 富于猗氏,故曰猗顿。”32 宋弘:字仲子,东汉光武帝拜大司空。《后汉书•宋 弘传》:“帝尝问宏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 刘向父子。” 33 爰(yuán 员):乃,于是。相如,司马相如。据上引《宋 弘传》,应为扬雄。译文仍据“相如”。 34《集灵》诸赋,《后汉书•桓 谭传》说,桓谭“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他的赋现只存《仙赋》 一篇,见《艺文类聚》卷七十八。其序云:“余少时为中郎,从孝成帝出祠 甘泉河东,见郊先置华阴集灵宫。宫在华山下,武帝所造,欲以怀集仙者王 乔、赤松子,故名殿为存仙。”据此,《集灵》即指《仙赋》。 35 丽文: 指诗、赋等文学作品。 36 敬通:冯衍的字。他是东汉初作家。雅好:很爱 好。《后汉书•冯衍传》说他著有赋、诔、铭、说等五十篇,其现存作品以 说辞最多,如《说廉丹》、《计说鲍永》、《说邓禹书》等,见《全后汉文》 卷二十。 37 坎?(1ǎn 览):不顺利,不得志。 38 《显志》:指冯衍 的《显志赋》,载《后汉书•冯衍传》。自序:自述,抒写已志。《冯衍传》中说:“衍不得志,退而作赋,又自论曰:‘??喟然长叹,自伤不遭,久 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 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39 蚌病成珠:指冯衍因不得志反而 有助于他写成《显志赋》。《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 之利。”《艺文类聚》卷九十六引作:“明月之珠,螺蚌之病而我之利也。”40 二班:班彪、班固父子。两刘:刘向、歆父子。 41 奕(yì义)叶:累世, 一代接一 代。 42 《王命》:班彪的《王命论》,载《汉书•叙传》。 清辩:清晰明辩。《论说》篇评《王命论》“敷述昭情”,与此论一致。 43《新序》,刘向著,十卷,今存。该练:完备而精练。 44 璇(xuán 玄)璧: 美玉。昆冈:古代传说中产玉的山。《尚书•胤征(伪)》:“火炎昆冈。” 孔传:“山脊曰冈,昆山出玉。”45 傅毅:字武仲。崔骃(yīn 因):字亭 伯。都是东汉文学家。46 瑗(yuàn 院):指崔瑗,字子玉,崔骃之子。寔(shí 实):指崔寔,字子真,崔骃之孙。踵武:跟前人脚步走,这里指崔氏祖孙 相继为东汉文学家。47 世:承袭。《汉书•贾谊传》:“贾嘉最好学,世其 家。”颜师古注:“言继其家业。”厥:其。 48 杜笃:字季雅,东汉文人。 贾逵:字景伯,东汉文人。49 有声于文:《诔碑》篇说:“杜笃之诔,有誉 前代。”《后汉书•贾逵传》说“后世称(逵)为通儒”;文学方面只讲到 他写过《神雀颂》,今不存。 50 迹:循其实而考察。 51 崔、傅:指崔骃、 傅毅。末流:末等。 52 李尤:字伯仁,东汉文学家。赋铭:李尤的赋有《函 谷关赋》、《辟雍赋》等五篇,现均不全。李尤的铭今存《河铭》、《洛铭》 等八十余篇。均见《全后汉文》卷五十。53 鸿裁:李尤的铭,多是四句十六 字的短篇,最长的《刻漏铭》也不足百字。所以这里的“鸿”,不指篇幅的 鸿大,而是说意义的巨大。裁:制,创作。54 沈膇(zhuì坠):《左传•成公 六年》:“民愁则垫隘(瘦弱),于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杜注:“沈溺, 湿疾;重膇,足肿。”这里喻才力低下。“才力沈膇,垂翼不飞”,和《风 骨》篇的“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意近。 55 马融:字季长,东汉经学 家、文学家。 56 洽(qià恰):遍,广博。 57 吐纳:言谈,写作。经范: 儒家经典的规范。 58 华实:形式和内容。相扶,互相支持,指形式和内容 配合很好。 59 王逸:字叔师,东汉文学家。博识有功:指王逸作《楚辞章 句》,在见识广博方面有成就。《楚辞章句•九思序》:“逸,南阳人,博 雅多览。”又《楚辞章句序》:“今臣复以所识所知,稽之旧章,合之经传, 作十六卷章句。虽未能究其微妙,然大指之趣,略可见矣。” 60 绚(xuàn 炫)采:绚丽的文采,指文学创作。 61 延寿:王延寿,字文考,王逸的儿 子,东汉辞赋家。 62 瑰(guī规)颖:奇丽的锋芒。标:突出。63 枚乘之 遗术:指写《七发》所用形象描绘的方法。《七发》中写音乐的动听、饮食 的可口、车马的名贵,以及宫苑、田猎、观涛等,都是企图用鲜明生动的形 象来打动楚太子。王延寿的代表作《鲁灵光殴赋》,其“图物写貌”,正是 继承了《七发》形象描写的特点。 64 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科学家、文 学家,通赡:指才学广傅丰富。 65 蔡邕:字伯喈(jiē街),汉末学者、 文学家。 66 文史彬彬(bīn 宾):指张衡、蔡邕都文史双全。《后汉书•张 衡传》:“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騊駼(táo tú 逃涂)等,著 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 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收检遗文,毕力补缀。” 又《蔡邕传》:“邕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补《后汉记》,会遭事流离,不及得成,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即《十志》)。”67 隔世 相望:指张衡、蔡邕二人遥遥相对。世:古以三十年为一世。张衡为侍中, 请专事东观,在顺帝阳嘉年间(公元 132——135 年),蔡邕校书东观在灵帝 熹平初(公元 173 年左右),正好相隔一世。 68 旨切而调缓:刘向的奏议, 多为当时外戚专政,汉室危急的情况而发,但或以灾异凶吉论时政,如《条 灾异封事》等;或以大量历史事实谏用外戚,如《极谏用外戚封事》等(均 见《汉书•刘向传》)。 69 赵壹:字元叔,东汉文学家。《后汉书•赵壹 传》载其《穷鸟赋》和《刺世疾邪赋》。70 意繁:赵壹的两篇赋(另有《迅 风赋》等不全)都很简短,意旨也比较集中;从上下几句讲刘向、孔融等人 各“有偏美”的说法看,“意繁”在这里指内容充实。体疏:主要指《刺世 疾邪赋》的体制松散。这篇赋的最后说:“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 俟,人命不可延,??。’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 自成珠,??。’”以赋、诗、歌合为一篇,故云“体疏”。 71 孔融:字 文举,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气盛:《风骨》篇引刘侦云:“孔 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张溥《孔少府集题辞》:“东 汉词章拘密,独少府(孔融官至少府)诗文,豪气直上。”笔:指孔融的《荐 称衡表》、《论盛孝章书》等书、表。 72 祢衡:字正平,汉末辞赋家。思 锐:《后汉书•祢衡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恩。 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末周,因毁以抵(掷)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 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又说:“(黄)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 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览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 丽。”文:指《鹦鹉赋》等有韵之文。但这两句中的“文”、“笔”,不是 绝对的。73 偏美:偏长于某一方面。但上面所讲孔融、祢衡二人,不指偏长 于“文”或“笔”,而指其“气盛”和“思锐”的不同特点。 74 潘勖(xù 序):字元茂,汉末文人,建安中拜尚书左丞。凭经:依靠儒家经书。 75 《锡 命》:指潘勖的《册魏公九锡文》,载《文选》卷三十五。这是代汉献帝起 草给曹操加九锡的册命。锡:赐。古代帝王给有功大臣赏赐衣服、车马、弓 矢等九种器物为加九锡。 76 王朗:字景兴,三国文人。魏文帝、明帝时为 司空、司徒。 77 序铭:王朗序铭今不存,《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只说: “朗著《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奏议论记,咸传于世。” 可能他并未写过铭文,本书《铭箴》篇评王朗的《杂箴》说:“观其约文举 要,宪章戒(武)铭。”王朗无诗赋,今存表奏书论三十余篇,也没有什么 堪称“致美”的作品,所以“序铭”或即指他的《杂箴》能“宪章武铭”。78 卿、渊:指司马相如、王褒。 79 俊才:《史通•杂说下》引作“役才”。 译文据“役才”,指使用才力。课学,讲求学问。 80 雄、向:指扬雄、刘 向。81 引书以助文:《事类》篇说:“及扬雄《百官箴》,颇酌于《诗》、《书》;刘歆《遂初赋》,历叙于纪传,渐渐综采矣。至于崔、班、张、蔡, 遂捃摭经史,华实布濩;因书立功,皆后人之范式也。” 82 取与:犹取予, 采取或给与。取:这里指“役才”。与:这里指引书助文。际:边,交接之处。

    〔译文〕

    汉初陆贾,首先创造了奇特的文采,他写了《孟春赋》和合于《典》、《诰》的《新语》,其中辩丽的文辞已很丰富了。贾谊锐利的才力,能超越奔驰的骏马;他的议论妥帖,辞赋清新,岂能是凭空达到的!枚乘的《七发》, 邹阳的《上书吴王》等,笔下有丰富的文采,言辞有旺盛的气势。董仲舒是 儒学专家,司马迁是纯粹的史学家,他们也以富丽的辞采写成《士不遇赋》、《感士不遇赋》,也就是《诗经》的作者抒发哀思的意义了。司马相如爱好 读书,学习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大量夸张艳丽的描写,成为辞赋的宗匠。 但考察其辞藻的纯粹意义,内容和形式很不相称,所以扬雄认为“文辞华丽 而用处不大的,就是司马相如”,这话的确是对的。王褒创造文采,以细密 工巧为旨趣,他描绘的声音状貌,轻巧可观。扬雄作品的命意,是辞赋家中 最深刻的,试看他写得内容深广,文辞奇丽,又能竭尽全力进行钻研思考, 所以内容丰富而文辞有力。桓谭的理论著作,号称比古代猗顿的的财产还富 裕;宋弘向光武帝称扬推荐,便把桓谭比作司马相如;但他的《仙赋》等文 学作品,却写得浅陋无才:由此可见,桓谭虽长于论著,却不善于文学创作。 冯衍很爱好进献说辞,在东汉的昌盛之世却很不得志,但他抒写其不得志之 情的《显志赋》,反而像蚌的病成了珍珠一样。班彪和班固,刘向和刘歆, 都是父子相继有文采。过去的说法是班固的文才优于班彪,刘歆的学识精于 刘向;但班彪的《王命论》写得清晰明辩,刘向的《新序》写得完备精练, 这就如同出产于昆山的美玉,也难超出昆山之玉的原貌了。傅毅和崔骃,他 们的光华辞采并驾齐驱;崔瑗、崔寔紧跟其后,可谓能继承其家风了。杜笃 和贾逵,在文才方面也颇有声誉,考察他们的实际才力,只能是崔骃、傅毅 一类作家的未流。李尤的赋和铭,希望写成意义鸿深的作品,可是才力不高, 只能低垂着翅翼不能奋飞。马融是东汉的大儒,思想博大,认识高超,作品 合于儒家经典的规范,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王逸的学识广博,这方面很有 成就,但文学创作没有力量。王逸的儿子王延寿继承父志,瑰丽的锋芒特别 突出,他善于描绘事物的形貌,岂不是得到枚乘流传下来的技巧!张衡多才 多艺,蔡邕精深雅正;他们都文史兼通,前后三十多年遥遥相望。由此可见, 竹、柏虽有异而同样贞定,金、玉虽殊却都是珍宝。刘向的奏议,意旨急切 而文辞舒缓;赵壹的辞赋,意义充实而体制松散;孔融的气势较盛,显示在 书表方面;祢衡的文思较锐,运用在辞赋之中:他们都各有自己的优点。潘 勖凭借儒家经典而施展才力,所以《册魏公九锡文》写得超群出众;王朗努 力著作以寄托情志,也在学习古代铭文上获得成就。但司马相如和王褒以前 的写作,主要是运用才气而不追求学识;扬雄、刘向以后,就常常引用古书 来辅助文章:这是凭才气或靠学识的重要界线,它的区分是不可混乱的。

    (三) (原文)

    魏文之才 1,洋洋清绮 2,旧谈抑之 3,谓去植千里 4。然子建思捷而才俊 5,诗丽而表逸 6;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 7,而乐府清越 8,《典 论》辩要 9:迭用短长 10,亦无借焉 11。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 12,遂令文 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 13,未为笃论也 14。仲宣溢才 15,捷而能密 16,文多兼善 17,辞少瑕累 18,摘其诗赋 19,则七子之冠冕乎 20!琳、 擅以符檄擅声 21,徐幹以赋论标美 22,刘桢情高以会采 23,应玚学优以得文 24。路粹、杨修 25,颇怀笔记之工 26;丁仪、邯郸 27,亦含论述之美 28: 有足算焉 29。刘劭《赵都》30,能攀于前修 31;何晏《景福》32,克光于后进 33。休琏风情 34,则《百壹》标其志 35;吉甫文理 36,则《临丹》成其采 37。嵇康师心以遣论 38,阮籍使气以命诗 39:殊声而合响 40,异翮而同飞 41。

    〔注释〕

    1 魏文:魏文帝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的文学家。2 洋洋:众多、盛大 的样子,这里形容才气很盛。清绮(qǐ起),清丽。绮:有花纹的丝织品。3 抑:压抑,贬低。 4 植:曹植,字子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 5 思捷:《三 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请人代 作)耶?’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 铜爵(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 祖甚异之。”6 表逸:章表卓越。《章表》篇说:“陈思之表,独冠群才。”7 不竞:不强。先鸣:名声居上。鸣:《易经•谦》:“鸣谦,贞吉。”注: “鸣者,声名闻之谓也。” 8 清越:清新激越。 9 《典论》:曹丕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列为儒家,五卷。《宋史•艺文 志》不录,可能宋以后己不存。现有孙冯翼辑本,其中《论文》一篇因收入《文选》卷五十二而独完。刘勰这里主要就是指其《论文》。《序志》篇说 “魏文述《典》”,即指《论文》。辩要:辩析扼要。 10 迭用短长:各有 所长。迭:更迭,交互。短长:这里指曹丕、曹植互有优劣。 11 亦无懵(méng 蒙)焉:此句是借用《左传•襄公十四年》中的“说无瞢焉”。杜预注:“苔, 闷也。”无曹:不愁闷,这里指能识别清楚。 12 雷同:《礼记•曲礼》: “毋雷同。”郑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 然也。”13 思王:曹植谥号“思”。窘(jiǒng 遇):指曹植与曹丕争立太 子失败后所处困境。 14 笃论:确实的论断。 15 仲宣:王粲的字。他是“建 安七子”之一。溢:满而有余。16 捷而能密:敏捷而精密。《三国志•魏书•王 粲传》:“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 思,亦不能加也。” 17 文多兼善:《典论•论文》说“王粲长于辞赋”。 本书《明诗》篇说“兼善则子建、仲宣”。《论说》篇说:“仲宣之《去代(伐)》??,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哀弔》篇说:“仲宣所制,讥诃实工。”《杂文》篇说:“仲宣《七释》,致辨于事理。”挚 虞《文章流别论》:“铭之嘉者有??王粲《砚铭》。” 18 瑕:毛病,缺 点。 19 摘:选取,指选其优秀作品。 20 七子:指“建安七子”。《典论•论 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玉粲仲宣、北海徐 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chàng 唱)德琏、东平刘桢公幹:斯七 子者??。”冠冕:帝王的帽子,这里指文学成就的最高者。 21 琳、瑀: 陈琳、阮瑀。符:符命,古代歌颂帝王功德的文体。檄:檄文,军事上晓谕 敌方的文体。陈琳、阮瑀均无符命。《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军国书、 檄,多琳、瑀所作也。”《典论•论文》:“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本书《章表》也说:“琳、瑀章表,有誉当时。”这和“琳、瑀以符檄擅声” 意近。这里的“符檄”,是泛指章表檄移之类。《定势》:“符檄书移,则 楷式于明断。”擅声:指以擅长于章表檄移著名。 22 赋:《典论•论文》: “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衡)蔡(邕)不 过也。”诸赋今均不存,只《圆扇赋》存残文数句,见《全后汉文》卷九十 三。论: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 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文选》卷四十二) 23 情高以会采:皎然《诗式•邺 中集》:“邺中七子,陈王最高。刘桢辞气,偏正得其中。不拘属对,偶或 有之。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与《十九首》其一流也。” 因不为文作,而是“势逐情起”,就能以情会文,“气格自高”。此论与刘 勰足相发明。 24 学优得文:曹丕《与吴质书》:“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 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应玚和陈琳、徐幹等,都同时死 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年)的一次大疫,所以著书未成,仍“得文”不 少。应场现存十多篇赋和几篇书论(见《全后汉文》卷四十二),诗六首(见《全三国诗》卷三十)。 25 路粹:字文蔚,汉末文人,做曹操的军谋祭酒。 杨修:字德祖,汉末文人,曾操的主簿。 26 怀:指具有。笔记:笔札书记。 路粹有《为曹公与孔融书》等(见《后汉书•孔融传》)。杨修有《答临淄 侯笺》(见《文选》卷四十)等。 27 丁仪:字正礼,汉末文人。邯郸:邯 郸淳,字子叔,汉末文人。杨修、丁仪、邯郸淳等,都是曹植的追从者, 28 论述之美:丁仪有《刑礼论》(见《艺文类聚》卷五十四),邯郸淳有《受 命述》(见《艺文类聚》卷十)。 29 足算:可称数。《论语•子路》:“斗 筲(shāo 烧)之人,何足算也。” 30 刘劭:字孔才,三国时魏国文人,明 帝时官至散骑常侍。《赵都》:《赵都赋》,今存不全,见《全三国文》卷 三十二。 31 攀:依附,引申为接近,赶上的意思。《事类》篇说:“刘劭《赵都赋》云:‘公子之客,叱劲楚令歃血;管库隶臣,呵强秦使鼓缶。’用事如斯,可称理得而义要矣。”能攀前修,主要就指这方面。前修:前代 贤人,指前代优秀的作家。 32 何晏:字平叔,三国时魏国玄学家、文学家。《景福》:指何晏的《景福殿赋》,载《文选》卷十一。 33 克:能。后进:后来作家。 34 休琏:应璩(qú渠)的字。他是魏国文学家,应玚之弟。风 情:作者的怀抱,意趣。《晋书•袁宏传》:“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35 《百壹》:应璩的《百一诗》,载《文选》卷二十一。 36 吉甫:应贞的字。他是西晋文学家,应璩之子。文理:写作的道理。这里指应贞对为文 之理的掌握。《宗经》:“辞亦匠于文理。”37《临丹》:应贞的《临丹赋》, 见《艺文类聚》卷八。 38 稽康:字叔夜,魏末文学家、音乐家。师心:根 据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不拘成法。遣论:写论文。稽康的论文较多,如《养生 论》、《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声无哀乐论》、《难张遼叔自然好学论》 等,见《嵇康集》, 39 阮籍:字嗣宗,魏末诗人,主要作品是八十二首《咏 怀诗》。使气:任其志气。刘禹锡《郊阮公体》:“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 身。” 40 殊声:指嵇康以论,阮籍以诗。合响:指嵇、阮都反对司马氏。41 翮(hé和),乌翅。此句指稽阮二人并肩斗争,和上句用意略同。

    〔译文〕

    魏文帝曹丕的文才,旺盛而清丽,过去的评论贬低他,认为比曹植相差 千里。但曹植是文思敏捷而才气俊秀,诗歌华丽而章表卓越;曹丕则思考周 详而才力迟缓,因此他的名声不大。可是曹丕的乐府诗清新激越,《典论•典 文》辩明扼要:注意到他们各有长短,也就可以做正确的评价了。但世俗之 情对人的或抑或扬,往往是随声附和,于是使曹丕因身为帝王而降低了文才, 曹植因处境困难而增加其价值,这并不是准确的论断。王粲的才力充沛,写 作敏捷而精密,诗赋论铭样样都写得好,文辞也很少病累:取其优秀的诗赋, 就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大的作家吧!陈琳和阮瑀,以擅长章表檄移称著,徐幹以辞赋和论著显示其优美,刘桢以高尚的情操和辞采相结合,应玚才学 优秀而在诗赋创作上有所收获。路粹和杨修,在笔札书记方面颇为精工,丁 仪和邯郸淳,他们的《刑礼论》、《受命述》也还写得不错:这些作家都有 值得称道的。刘劭的《赵都赋》,能够追赶前代优秀的作家;何晏的《景福 殿赋》,则可光照后世的作者。应璩深怀意趣,用《百壹诗》显示他的情志: 应贞掌握写作的道理,用《临丹赋》组成其文采。稽康独出心裁来写论文, 阮籍任其志气以写诗歌: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发出共同的心声,用不同的翅 膀朝着同一方向奋飞。

    (四) (原文)张华短章 1,奕奕清畅 2,其《鹪鹩》寓意 3,即韩非之《说难》也 4。左思 奇才 5,业深覃思 6,尽锐于《三都》7,拔萃于《咏史》8,无遗力矣。潘岳 敏给 9,辞自和畅 10,钟美于《西征》11,贾余于哀诔 12,非自外也 13。陆 机才欲窥深 14,辞务索广 15,故思能入巧 16,而不制繁 17。士龙朗练 18, 以识检乱 19,故能布采鲜净 20,敏于短篇 21。孙楚缀思 22,每直置以疏通23。挚虞述怀 24,必循规以温雅 25;其品藻流别 26,有条理焉。傅玄篇章27,义多规镜 28;长虞笔奏 29,世执刚中 30:并桢于之实才 31,非群华之萼也 32。成公子安 33,选赋而时美 34;夏侯孝若 35,具体而皆微 36。曹 摅清靡于长篇 37,季鹰辨切于短韵 38:各其善也。孟阳、景阳 39,才绮而 相埒 40,可谓鲁卫之政 41,兄弟之文也 42。刘琨雅壮而多风 43,卢谌情发 而理昭 44,亦遇之于时势也 45。景纯艳逸 46,足冠中兴 47,《郊赋》既穆 穆以大观 48,《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 49。庾元规之表奏 50,靡密以闲畅51;温太真之笔记 52,循理而清通:亦笔端之良工也 53。孙盛、干宝 54,文胜为史,准的所拟 55,志乎《典》、《训》56:户牖虽异 57,而笔彩略同。 袁宏发轸以高骤 58,故卓出而多偏;孙绰规旋以矩步 59,故伦序而寡状 60。 殷仲文之孤兴 61,谢叔源之闲情 62,并解散辞体 63,缥渺浮音 64;虽滔滔 风流 65,而大浇文意 66。宋代逸才 67,辞翰鳞萃 68,世近易明,无劳甄序69。

    〔注释〕

    1 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短章:范文澜注引陆云《与兄平原书》: “张公(即张华)文无他异,正自情省无烦长,作文正尔自复佳。”(《全 晋文》卷一百零二)陆云此书是论赋,则所称张华“无烦长”,也当指赋。 张华今存《永怀赋》、《归田赋》等,都较短(见《全晋文》卷五十八)。2 奕奕(yì意):盛美。 3《鹪鹩(jiāo liáo 焦疗)》:指张华的《鹪鹩 赋》,载《文选》卷十三。 4 韩非:战国末年思想家,所著《韩非子》中 有《说难》一篇。《鹪鹩赋》序云:“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 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 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彼鹫鹗鹍鸿,孔 雀翡翠,或凌赤霄之际,或托绝垠之外,翰举足以冲天,觜距足以自卫,然 皆负矰(箭)婴缴,羽毛入贡。何者?有用于人也。”这就是全赋的主旨, 说明“形微处卑”者自足而远害,才高力强者,“无罪而皆毙”。《说难》 讲陈说君主之难。篇末借春秋时卫灵公的嬖臣弥子瑕的故事,总结全文主旨:“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 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惜之主而后说焉。”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夫说者 有逆顺之机,顺以招福,逆而制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以此说之所以难 也。”所以,二者都有全身避害的寓意。5 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6 业深:专擅。《杂文》篇:“扬雄覃思文阔(阁),业深综述。”这里也是 “业深”和“覃思”并用。覃(tán 谈):深。7《三都》:左思的《三都赋》(《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载《文选》卷四至六。8 拔萃:《孟子•公孙丑上》:“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萃:草木丛生貌。《咏史》: 左思有《咏史诗》八首,载《文选》卷二十一。9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 家。敏给:敏捷。《庄子•徐无鬼》:“有一狙(狝猴)焉,委蛇(从容) 攫搔(腾掷)。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成玄英疏:“敏给,犹 速也。??搏,接也;捷,速也;矢,箭也。箭往虽速,狙皆接之,其敏捷 也如此。”10 自:黄叔琳注:“疑作旨。”译文从“旨”字。11 钟:集聚。《西征》:潘岳的《西征赋》,载《文选》卷十。12 贾(gǔ古)余:出售多 余的才力,指才力丰富。 13 非自外:指潘岳擅于写哀诔,是由其内心的情 感决定的。陈柞明《采菽堂古诗选》:“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 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 者。”(卷十一) 14 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窥:探求。 15 务:追 求。索:搜寻。《熔裁》:“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 16 入巧:《书记》: “陆机自理,情周而巧。” 17 制:制约,控制。繁:《哀弔》:“陆机之《弔魏武》,序巧而文繁。” 18 士龙:陆云的字。他 是陆机之弟,西晋文学家。朗练:指陆云文风明朗简练。《熔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19 检:约束,限制。乱:繁乱。陆云在《与兄平原书》(现存三十多篇,见《全晋文》卷一○二)中,一再强调文章的“清省”、“清约”、“无烦长” 等,所以刘勰说他“识检乱”。 20 布采鲜净:指陆云的作品运用文采鲜明 省净。《与兄平原书》中自称:“云今意视文,乃好清省。”21 敏:这里指 慧。短篇:《与兄平原书》中说自己“才不便作大文,??大文难作”。22 孙楚:字子荆,西晋文学家,玄言诗的早期作者。缀(zhuì坠)思:即构思。 缀:连结。 23 直置:直陈、直述,和《诗品序》中所讲写即目所见的“直 寻”意近。《文镜秘府论•十体》之一有“直置体”:“直置体者,谓直书 其事置之于句者是。”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子荆‘零雨’之章, 正长(王瓒)‘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零雨”之章,指 孙楚的《西征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其首二句是:“晨风飘歧路,零雨被 秋草。”钟嵘《诗品》列孙楚、王瓒为中品,也主要是根据这两句,所以说: “子荆‘零雨’之外,正长‘朔风’之后,虽有累札,良亦无闻。”即因这 种写法和钟嵘主张的“直寻”相近。所以,直举、直寻、直置诸说,都大致 意近。疏通:通畅。《奏启》:“辨析疏通为首。” 24 挚虞:字仲洽,西 晋文学家。述怀:《晋书•挚虞传》载他的《思游赋》,末二句是:“乐自 然兮识穷达,澹无思兮心恒娱。”正是其述怀之作。25 循规以温雅:指遵循 天命而辞义温和雅正。《思游赋》的序说:“虞尝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天之所祐者,义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顺,所以延福;违此而行, 所以速祸。??推神明之应于视听之表,崇否泰之运于智力之外,以明信天 任命之不可违,故作《思游赋》。” 26 品藻流别:挚虞有《文章流别论》,其书早佚,《全晋文》卷七十七辑得部分残文。品藻:指评论。流别:流派, 指不同文体的源流演变。就现存《文章流别论》残文看,和刘勰文体论相近 似。 27 傅玄:字休奕,西晋文学家。 28 规镜:规诫鉴戒。29 长虞:傅 咸的字。他是西晋文学家,傅玄之子。笔奏:傅咸以奏议称著。《议对》篇 说:“晋代能议,则傅咸为宗。”《奏启》篇说:“若夫傅咸劲直,而按辞 坚深。” 30 世执刚中:世代坚持刚强正直。《晋书•傅玄传》说傅玄“性 刚劲亮直”、“陈事切直”。又说傅咸“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 疾恶如仇,推贤乐善。常慕季文子、仲山甫之志,好属文论,虽绮丽不足, 而言成规鉴”。31 桢干:骨干,国家的栋梁之材。32萼(wěi è伟饿): 美观的花托。33 成公子安:成公绥,字子安,西晋文学家。34 选赋:撰赋。 成公绥的《啸赋》较突出,载《文选》卷十八。《全晋文》卷五十九辑其《天 地赋》、《云赋》等二十余篇。35 夏侯孝若:夏侯湛(zhàn 站),字孝若, 西晋文学家。 36 具体皆微:指形式具备,成就不大。这是借用孟子的话。

    《孟子•公孙丑》:“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 颜渊,则具体而微。”赵歧注:“体者,四枝股肱也。??具体者,四枝皆 具。微,小也,比圣人之体微小耳。体以喻德也。”刘勰是借“体”以喻儒 家经典的形式。夏侯湛有《昆弟诰》,开头说“惟正月才生魄,湛若曰,咨 尔昆弟??”,全仿《尚书》而作。又有《周诗》一首,其序云:“《周诗》 者,《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皆《诗经•小雅》篇名)六篇,有其义而亡其辞(各篇篇名及其序尚存,故知其义)。湛续其亡,故曰《周诗》也。”全诗八句:“既殷斯虔,仰说洪恩。 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鸡鸣在门。孳孳恭诲,夙夜是敦。”(见《夏侯常侍集》)张溥《夏侯常侍集题辞》:“《昆弟诰》总训群子,??但规模帝典,仅能形似,刻鹄画虎,不无讥焉。”37 曹摅(shū书):字颜 远,西晋良吏,工诗赋。丁福保《全晋诗》卷四辑他的《赠韩德真》等九首, 多是长篇。 38 季鹰:张翰的字。他是西晋文学家。辨切:辨明切实。短韵: 指小诗。《文选》卷二十八录其《杂诗》一首。钟嵘《诗品》称许:“季鹰‘黄华’之唱,??得虬龙片甲,凤皇一毛。”即指《杂诗》中的“黄华如散金”句。39 孟阳,张载的字。景阳:张协的字。张载、张协兄弟二人,都 是西晋文学家。 40 相埒(liè列):相等。钟嵘《诗品》列张协为上品, 张载为下品,是仅就二人的五言诗而论。张溥《张孟阳、景阳集题辞》:“景 阳文稍让兄,而诗独劲出。盖二张齐驱,诗文之间,互有短长。若论才家庭, 则伯难为兄,仲难为弟矣。” 41 鲁卫之政:《论语•子路》:“鲁卫之政, 兄弟也。” 42 兄弟:此二字意义双关,既说张载、张协二人是兄弟,又表 示二人文学成就大小相近。 43 刘琨:字越石,西晋诗人,爱国将领。多风: 风力强盛。陈沆《诗比兴笺》:“元遗山《论诗绝句》曰:‘曹刘坐啸虎生 风,万古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谓刘桢浅狭阒 寥之作,未能以敌三曹,惟越石气盖一世,始足与曹公苍茫相敌也。”(卷)44 卢谌(chén 沉):字子谅,东西晋之交的作家。发:明显。45 遇之于时 势:指刘琨、卢谌均遭西晋末年的动乱。刘琨《答卢谌书》说:“昔在少壮, 未尝检括(约束),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阮籍)之放旷,??自倾 辀(zhōu 舟)张(惊惧),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凋残。负杖行吟,则 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文选》卷二十五) 46 景纯:郭 璞的字。他是东西晋之间的文学家、训诂学家。艳逸:钟嵘《诗品》说郭璞的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本书《明 诗》篇也说:“袁(宏)、孙(绰)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指倾 向玄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这里说郭璞的 作品艳丽超逸,正指当时玄言诗盛行之下,在平淡的诗风中挺拔为俊。47 中 兴:晋室南迁,于公元 317 年建立东晋政权,是为“中兴”。《晋书•郭璞 传》说郭璞“词赋为中兴之冠”。48《郊赋》:郭璞有《南郊赋》,今不全, 见《初学记》卷十三。穆穆:庄严美好。49《仙诗》:郭璞有《游仙诗》十 四首(见《郭弘农集》),《文选》卷二十一录七首。飘飘而凌云:《史记•司 马相如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似游天地之间意。”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中,描写了大量神仙活动,汉武 帝听后似觉自己也飘飘然飞升入云了。刘勰借以说明《游仙诗》写得有仙味, 能动人。50 庾元规:庾亮,字元规,东晋成帝时任中书令,进号征西将军。 庾亮是东晋玄言诗的主要作者之一,但其表奏刘勰评价较高。《章表》篇说: “庾公之《让中书》,信美于往载。”51 靡密:细密。闲畅:熟练畅达。 52 温太真:温峤,字太真,东晋成帝时任江州刺史,迁骠骑将军。53 笔端:笔 札方面。 54 孙盛:字安国,东晋史学家,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 史书(均不存),也有部分诗赋。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著有《晋纪》(今不全)和志怪小说《搜神记》。55 准的:标准。拟:仿效,学习。56《典》、《训》:指《尚书》中的《尧典》、《伊训》之类。57 户牖(yǒu 有):门 户,指不同的道路。虽异:《史传》篇讲到干宝和孙盛史书的不同特点:“干 宝述《纪》,以审正得序;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 58 袁宏:字彦 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发轸(zhěn 疹):发车,喻指出发点。《南齐书•顾 欢传》:“孔老治世为本,释氏出世为宗,发轸既殊,其归亦异。”骧(xi āng 箱):举。发轸高骧,指为文立意甚高。《诗品》评袁宏说:“彦伯《咏 史》,虽文体未遒,而鲜明紧健,去凡俗远矣。”59 孙绰:字兴公,东晋玄 言诗的代表作家之一。规旋以矩步:指遵循玄理写诗文。《世说新语•文学》 注引《续晋阳秋》:“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玄胜之谈,而世遂贵焉。 至过江,佛理尤胜,故郭璞五言,始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许)询及太原 孙绰,转相祖尚,又加以三世之辞(佛教的佛理),而诗骚之体尽矣。” 60 伦序:有次序,有条理。寡状:缺乏形象描绘。《诗品序》说:“孙绰、许 询、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范文澜注:“孙兴公《游天台 山赋》,多用佛老之语,不甚状貌山水,与汉赋穷形尽貌者颇异。”61 殷仲 文:字仲文,晋末诗人。孤兴:黄叔琳注:孤,“疑作秋”。秋兴,《文选》 卷二十二载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中有“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二句,或指此。按,“孤兴”即谓孤高之兴,不必改“孤”为“秋”。 62 谢叔源: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晋末诗人。闲情:杨明照注:“按《文 选》载有叔源《游西池》诗,‘本思与友朋相与为乐’之作(李善注引沈约《宋书》语。“本”,原作“混”)。殆舍人所谓‘闲情’者欤?”其说可 从。按《才略》全篇举到的作品,除桓谭《集灵》一例,特用以指他在文学 创作上“偏浅无才”外,其余都是能代表作者文才的优秀篇章。《文选》只 录谢混《游西池》一诗(上句“孤兴”亦同),可为补证。 63 解散辞体:《明诗》篇说:“江左篇制,溺乎玄风,??袁、孙以下,虽各有雕采,而 辞趣一揆,莫与争雄。”这里所说“解散”,即指玄风而言;“辞体”,即 “辞趣一揆”的玄理文辞。解散:分散,冲淡。《论说》篇:“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64 缥渺:若有若无的样子。浮音: 指玄理。《明诗》:“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殷仲 文和谢混是晋宋之际革除玄风的过渡诗人。《南齐书•文学传论》:“仲文 玄气,犹不尽除;谢混情新,得名未盛。”《宋书•谢灵运传论》:“仲文 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明诗》篇所说:“宋初文咏,体 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也是讲这时有因有革的过渡情况。正因 殷、谢二人开始革除玄风,故云“解散”,又因他们玄气未尽,便谓“缥缈”。65 滔滔:盛大的样子,指“莫与争雄”的玄风。风流:和《诏策》篇的“风 流”意近:“晋室中兴,唯明帝崇才,以温峤文清,故引入中书。自斯以后, 体宪风流矣。”意为消失,指玄风的大势已去,如风之流失。 66 浇:浇薄。67 逸才:高才。宋代作者,本书只《时序》篇简单提到“王、袁联宗”、“颜、 谢重叶”等。68 辞翰:指文学作品。翰:笔。鳞萃:如鱼龙之鳞聚,形容很 多。 69 甄(zhēn 真)序:评述。甄:鉴别。

    〔译文〕

    张华的小赋,写得很美而清新流畅,其《鹪鹩赋》的寓意,就是韩非所 写《说难》的意思。左思有出奇的文才,擅长于深入地思考;但他写《三都 赋》用尽了锐气,写《咏史诗》表现了才华的卓越,就再没有写其他作品的 精力了。潘岳的文思敏捷,文辞畅达,意义和谐;他的才气积聚在《西征赋》 中,更充分体现于哀诔之作,这是他内在的情感所决定的。陆机的才力要求 深入探讨,辞藻力求繁富:所以他的文思的虽很工巧,却不能约束繁杂。陆 云爱好明朗简练,由于他懂得控制繁多,所以运用文采鲜明省净,善于写短 小的篇章。孙楚构思作文,往往是质直陈述而文辞通畅。挚虞抒发胸怀之作, 总是遵循天命而辞义温雅;他在《文章流别论》中叙述各种文体的源流并加 以品评,写得颇有条理。傅玄的作品,内容大都是规劝鉴戒;傅咸的奏议, 能继承其父的刚劲正直:他们父子都是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材,而不是各种花 朵的美丽花托。成公绥的赋大都写得不错;夏侯湛的作品,虽具有《尚书》、《诗经》的形式,但成就都很微小。曹摅的长诗写得比较清丽,张翰的小诗写得明辨而切实:这是他们各不相同的优点。张载、张协兄弟,才华秀丽而 不相上下,正像鲁国和卫国的兄弟之政,他俩的文学成就也在兄弟之间。刘 琨的作品雅正雄壮而富有风力,卢谌的作品情志明显而道理清晰:这都是由 当时的政治形势造成的。郭璞的诗赋华艳俊逸,可称东晋之冠;他的《南郊 赋》既是庄严美好的大手笔,《游仙诗》也能使读者有如飘浮在云端。庾亮 的章表,写得细密而闲熟畅通;温峤的笔札书记,遵循事理而清新通达:他 们也是笔札方面的高手了。孙盛和干宝,都长于文辞而成为史学家,他们学 习的标准,是《尚书》中的《典》、《训》:两人的途径虽然不同,但文笔 辞采是相近的。袁宏写文章立意甚高,所以虽卓越出众却常有偏差;孙绰的 诗赋过分拘守玄理,所以虽有条理却缺乏形象。殷仲文的《南州桓公九井作》, 谢混的《游西池》,都冲散了长期来讲玄理的文辞,使虚浮的玄音渐趋淡薄: 如同滔滔洪水的玄风虽已消失,残存在诗文中的玄理,仍使文章大为浇薄。 宋代才高的作家,作品如鳞片大量积聚;因为时代很近,容易了解,就没有加以评述的必要了。

    (五) (原文)观夫后汉才林,可参西京 1;晋世文苑,足俪邺都 2。然而魏时话言,必以元封为称首 3;宋来美谈,亦以建安为口实 4。何也?岂非崇文之盛世,招 才之嘉会哉!嗟夫,此古人所以贵乎时也 5!

    〔注释〕

    1 参:参与,指能比上。西京:西汉,也称前汉。西汉都长安,在西; 东汉都洛阳,在东。 2 俪:并,偶。邺(yè夜)都:指三国的魏。魏都邺(今河北省临漳县)。3 元封:西汉武帝年号(公元前 110——前 105 年)。 这里用以代表汉武帝时期。《时序》篇说:“逮孝武崇儒,润色鸿业,礼乐 争辉,辞藻竞骛,??遗风余采,莫与比盛。”4 建安:东汉末献帝年号(公元 196——220 年)。口实:谈话资料,指经常谈到建安文学的成就。5 贵乎 时:指文人的兴废与成就,贵在时机。这种时机的具体含义,即上面所说“崇 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时序》篇充分反映了刘勰的这一思想,除上举 武帝崇儒而辞采竞骛外,建安时期曹氏父子“雅爱诗章”,并能“体貌英逸, 故俊才云蒸”,也是刘勰所推重的极好时机。古人贵时的很多,如祢衡《弔 张衡文》:“伊尹值汤,吕望遇旦,嗟矣君生,而独值汉。”刘勰称此为“有 志而无时”(《哀弔》)。

    〔译文〕

    查看东汉的作家,和西汉作家也相差无几;晋代的文坛,几乎可以和建 安文学媲美。但曹魏时期的议论,必然以汉武帝时期为最高理想;刘宋以后 的高论,又总是以建安时期为话题。这是为什么呢?岂不是因为这两个时期 是崇尚文学的盛世,广招才士的最好时机。唉!这就是古人不能不重视时机 的原因了。

    (六) (原文)  赞曰:才难然乎 1,性各异禀 2。一朝综文 3,千年凝锦 4。余采徘徊 5, 遗风籍甚 6。无曰纷杂,皎然可品 7。

    〔注释〕

    1 才难然乎:《论语•泰伯》:“才难,不其然乎!”意为人才难得, 不是这样吗? 2 禀:禀赋,生来就具有的。 3 综文:指写成文章。 4 凝: 聚,结。 5 徘徊:反复回旋,指作品长期流传。 6 风:风尚。籍甚:盛大。《汉书•陆贾传》:“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王先谦补注引周 寿昌曰:“籍甚,《史记》作‘藉盛’,盖籍即藉用白茅之藉,言声名得所 藉而益盛也。”7 皎然:明亮,清楚。品:评论。

    〔译文〕

    总之,人才难得,确是如此;每个人的禀性是各不相同的。一旦写成文 章,就凝结成千古不朽的锦绣。丰富的文采长期流传,良好的风尚更加盛大。 不要说九代的作家作品纷杂,仍可清清楚楚地予以品评。 


如果你对文心雕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文心雕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