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之二

类别:子部 作者:明·张信民 书名:印正稿

    会日,垣曲会长王永锡 字反已,徒步来谒问,曰:“家师辛先生言前看敬字是严肃的。今看敬字是活泼的。未知是否?”先生曰:“最是,最是。昔孟老师兴山东孟我。疆先生於同志中最 善。我疆任山海关。老师偕王幼真往倏之。我疆见幼真过於谨饬,曰:“学识乐的,不是苦的。若拘促甚反,苦而不乐,何以为学?即此可以得敬字□。盖敬者王一 无适之谓阳明先生云谓主於一理而无他适也。主於理则敬亦是乐。何当不活泼也?今师可谓知言矣!又问:“孟子道性善,程子谓兼气,而言何如?”曰:“天命之 性。本为人生之理,无气则理。将安附言理而气在其中是一时事。”何必规规然曰:“此兼气,彼不兼气。名目繁多反致道不明也。如圣人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何等简明直截。解曰:“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学者遂心?惶惑。如何为义理之性?如何为气质之性?难於分辨,末知适从信然。天下有二性乎?”

    箴舆曰:“理义之性指不□气质者而言。所谓继之者善也。气质之性。指性之堕于气质之中。乃随气质而各一其性也。所以有下愚不移者。非性有二也。盖性一也。而气则杂揉矣。故性堕于杂气之中则变矣。所谓各一其性也。学问第一在变化气质。乃功夫吃紧处。而气质之性可不辨乎?

    会日,闻观风发落消 息,考者多愕然失措。先生曰,此处正见学问。盖考时须用心作文字。会文切理。 毋得潦草粗疏。此即谓之执事敬。投入。便须安心顺听。或高或下。付之无心。不以动念。若便手忙脚乱。憧憧不宁。岂成学问。盖学者试盘错而不惊。履危疑而不 乱。今日处小事。即他日处大事也。又况名次已定。忙亦无益。适足以见歉于养而忧于心也。

    会日,学师言楚中有一 先生,经史百家无不通晓,尝言如论语首章连用三个乎字,二章用其字起头,三章不曰其仁鲜矣,四曰鲜矣,仁何等奇特。是从来诸子百家文法所未有者,即有宋腐 儒亦说不到,众闻之喜甚。余谓儿辈曰。此索隐行怪之流。何以为学。若吾学不讲乎字。只讲时习,不讲其字。只讲孝弟,不讲矣字。只讲仁字。若徒在语言文字上 求奇。把圣贤立言上曰反不见了。是圣贤亦只是口头伎俩。而非有用之实学矣。且谓宋儒为腐。则谁非腐者。有宋五星聚奎。以故诸大儒后先辉映。表章六经。方成 文运体明之世。有宋三百年精神命脉。全在于此。使国无贤者。则国非其国矣。人不能见道。但以是新奇可喜之说炫名耳。甚勿为所惑也。

    会日,有陕西孝子通刺 为治晚先生相见毕。先生问曰尊制为谁。答约先兄服期已久矣。但先父早逝凡事俱仗先兄。故不忍释先生曰过矣。王制不可违岂可过期。且惟父母之丧而后称制。兄 而称制。其何以加于父母。兄丧止于期年。过已非制。而又称制。益非制矣。以非制为制。可乎。素服随便。素冠宜易之。答曰闻之礼父母存冠服不纯素。父母亡冠 服,不纯采设吾父母俱亡。纯素似亦无伤。先生曰礼所谓不纯采者。谓不纯于采耳。未尝言纯素也。只是不忍忘亲之心。孝子有终身之慕。岂在区区冠服之间哉。若 以冠服论但冠素服素。足了其不忍之心。此外遂不之慕乎。昔余初谒先师为有祖母之丧,椁木未得过期未葬。亦尚服素冠 先师询知其故曰易之。服止期年者遵制也。慕之必终身者。孝思也。自并行而不悖者也。余有省。遂易其冠。此乃中道。过则非中。非中即非道矣。

    会日有一友久未来会先生询之曰为不能化子侄遂没面目来会。先生曰子侄不好。我们须自反。不能实心教训他。或但以言教。而未能以身教。越发该来会。愈求进修。以为观法才是。孟子云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须要乘机化导才是。

    会日讲邵子诗:乾遇异 时为月穹,地逢雷处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异下断处。本是三画乾卦。阳极而变下画为阴。成异。月穹也。震仰孟本是三画坤卦。阴极而变下 画为阳。成震。天根也。闲来往者。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知一阴一阳之道。则时阖时辟。所谓各当其可。则乾三连是三坤六断是六。成九。震仰于是五异下断是四成 九。离中虚是四。坎中满是五成九。兑上缺是四艮覆碗是五成九。共成三十六宫。各因九而后成。非三十六宫都是春乎。

    箴与曰 垢卦阳极之时。而一阴生于其下。为阴之长故曰月穹。复卦阴极之时。而一阳生于其下。为阳之长。故曰天根。闲来往者。阴阳运行不息也。三十六宫者。八卦互 变。阴爻阳爻各半。阳奇阴偶。奇画得十二。偶画得二十有四。共三十六也。都是春者乾坤之内。无非是生意化机。所以谓之皆是春也。学者体之乐境得矣。

    问鸢飞鱼跃之旨先生曰 遇亲便孝。遇长便弟。遇夫妇朋友便有别而信。推之言动。无处不慎不敏。则此心时时在天理上。便是鸢飞鱼跃景象。有一不尽道。便不活泼。便非飞跃了。程子云 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之意同。知所谓有事。则知谓飞跃矣。又问中庸无声无臭之告 先生曰笃恭不显。底于浑化田地。孔子七十从心所欲不距矩。正是此境界。夫从心所欲而不从距。何声臭之有。然天虽不言。而其生其成。那有停机。德虽不显。而 共刑其平。帝力何有。然则无声无臭。又岂沦于空寂也哉。


如果你对印正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印正稿》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