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侯伐卫。
【 译文】
三年春,周历正月,鲁公子溺会盟齐侯攻卫国。
传 溺者何也?公子溺也。其不称公子何也?恶其会仇仇而伐同姓,故贬而名之也。
【 译文】
溺是什么人?是公子溺。为什么不称呼公子呢?是憎恨他与仇人会盟而且攻伐同姓的卫国,所以贬抑他,称他的名。
经 夏,四月,葬宋庄公。
【 译文】
夏季四月,安葬宋庄公。
传 月葬,故也。
【 译文】
记载安葬宋庄公的月份,是有蝝故的。
经 五月,葬桓王。
【 译文】
五月安葬周桓王。
传 传曰,改葬也。改葬之礼,鳃,举下,缅也。或曰,却尸以求诸侯。天子志崩不志葬,必其时也。何必焉?举天下而葬一人,其义不疑也。志葬,故也,危不得葬也。曰,近不失崩,不志崩,失天下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
【 译文】
解释说,是改葬。改葬的礼仪规定,穿缌麻丧服,用最轻一等的,表示缅怀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停尸缓葬是为了诸侯们来会葬。记天子驾崩不记安葬,因为安葬肯定在规定的时间。为什么一定在规定的时间?因为普天下人都为天子送葬,那是不容置疑的。记载安葬,就是有了蝝故,遇到危难不能按时下葬了。鲁国离天子近,不会不知道驾崩的日子。如果不记载死的日期,是由于天子丢了天下。单有阴不能生,单有阳不能生,单有天也不能生,阴、阳、天三者合才能生。所以,说母亲的儿子,可以;说天的儿子,可以。尊贵的人,就取尊贵的称呼(称天子),卑贱的就取卑贱的称呼。称王,是万民归往的意思。
经 秋,纪季以携入于齐。
【 译文】
秋天,纪季带着携城归入齐国。
传 携,纪之邑也。入于齐者,以携事齐也。入者,内弗受也。
【 译文】
携是纪国的小城。归入齐国,是说(纪季)拿携投奔事奉齐侯。入,表示齐不应该接受。
经 冬,公次于郎。
【 译文】
冬天,庄公临时驻扎郎地。
传 次,止也,有畏也,欲救纪而不能也
【 译文】
次是停止不前的意思。鲁怕齐国,想救纪国又不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