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计篇

类别:子部 作者:曹操 书名:孙子略解

    〔曹操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计於庙堂也。〕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以索其情。〔曹操曰: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一曰道,〔曹操曰:谓导之以教令。〕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曹操曰:危者,危疑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顺逆,兵胜也。〔曹操曰: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故《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吾民也。』〕地者:高下、广狭、远近、险易、死生也。〔曹操曰:言以九地形势不同,因时制利也。论在〈九地〉篇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曹操曰:将宜五德备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曹操曰:曲制者,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官者,五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用者,主军费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以索其情。〔曹操曰:同闻五者,将知其变极,则胜也。索其情者,胜负之情。〕曰:主孰贤?将孰能?〔曹操曰:道德、智能。〕天地孰得?〔曹操曰:天时、地利。〕法令孰行?〔曹操曰:设而不犯,犯而必诛。〕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曹操曰:以七事计之,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曹操曰:不能定计,则退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曹操曰:常法之外也。〕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曹操曰:制由权也,权因事制也。〕兵者,诡道也。〔曹操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曹操曰:欲进而治去道,若韩信之袭安邑,陈舟临晋而渡於夏阳也。〕故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曹操曰:敌治实,须备之也。〕强而避之,〔曹操曰:避其所长也。〕怒而桡之;〔曹操曰:待其衰懈也。〕(卑而骄之)(佚而劳之)〔曹操曰:以利劳之。〕(亲而离之)〔曹操曰:以间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曰:击其懈怠,出其空虚。〕此兵家之胜,不可预传也。〔曹操曰:传,犹泄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也。故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败,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曹操曰:以吾道观之矣。〕

    【译文】

    (曹操说:所谓“计”,就是把选任我方将领,称量敌人实力,测知地形,估量兵力以及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易等事项,预先谋划好。)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决定着社翟的存亡,不能不仔细研究,慎重对待。因此,应该用“五事”进行衡量,从七个方面加以比较,以便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曹操说:说的是下面的“道”、“天”。“地”、“将”、“法”和“主孰有道”等。“索其情”是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五事’,,第一是“道,第二是“天’,,第三是“地”,第四是“将”,第五是“法”。“道’,,是指推行进步政治,使人民和国君意向相同。能做到这一点,听凭你如何驱遣,他们也不会畏惧、迟疑。(曹操说:用政策。法令教化人民。危就是疑惧。)“天”是指阴雨、晴天、严寒。酷热等天候季节变化的规律。(曹操说:在“天时”适宜的情况下出兵作战。所以,《司马法》上说:“冬夏不出兵作战,这是为了既照顾本国人民的利益,也照顾敌国人民的利益。”)“地”,是指道路地远、近,地形的险要、平坦、广阔、狭窄和“死地”、“生地”等地理条件,(曹操说:是说因为各种地形的情况不一样,必须根据当时所处的地形实际来决定如何有效地利用地形。这方面的论述包含在《九地篇》中。)“将”是指将领的才智、信用、仁慈、勇敢、威严。(曹操说:将帅应该具备这五种品德。)“法”是指关于军队的组织编制、指挥联络信号、各级官员职守,以及后勤供应、军费开支等事项的规定。(曹操说:“曲制”是指军队编制。联络、指挥等项的制度规定。“官”是指各级官员的职责。“道”是指粮道。“主用”是指掌管军队的费用开支。)这五项,将帅没有哪一个毫无所知,然而只有能深刻理解的人,才能取得胜利;不能深刻理解,就不能取得胜利。所以,还必须依据有关这些方面的具体筹算加以比较,以便探求谁胜谁负的可能性。(曹操说:对“五事”同样都懂一些,谁真正懂得“五事”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效用,谁就能取得胜利。“索其情”的“情”,在这里是指谁胜谁负的可能性。)究竟哪一方君主政治进步?(曹操说:君主应推行好的政治,将领应足智多谋,有才能。)哪一方将领有才能?哪一方能得天时、地利之助?(曹操说:天、地是指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曹操说:军中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许违犯,违犯了一定严惩。)哪一方军队强大?哪一方士卒精干?哪一方赏罚严明?我们根据这番比较的结果,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曹操说:据这七方面的比较来估算,就可以预知胜负了。)如果采纳我的计策,用我带兵打仗,一定能胜利,那我就留下。倘若不按我的计策办,虽然用我带兵打仗,也一定会失败,那我就离去。(曹操说:不能决定计策,就应该辞丢官职,离开那里。)计划周密而且被采纳了,就进一步制定一个“机动”的方案来作为作战计划的补充。(曹操说:其外,是指正规作战方案之外。)这里所说的“机动方案’,,就是依据有利条件来随机应变。(曹操说:机动方案的制定要遵循随机应变的原则,如何随机应变,又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战争,是一种靠迷惑敌人取胜的行为。(曹操说:战争没有固定的格局,要以灵活多变能迷惑敌人为原则。)因此,能打却显示出不能打的样子;想打却显示出不想打的样子;近击反佯示准备远袭;远袭则佯示行将近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混乱,则应趁机攻取;敌人兵力充实,必须注意防备;(曹操说:敌军管理得无懈可击,必须防备它。)敌人兵力强盛,定要避其锋芒;(曹操说:要避开敌人的长处。)敌人盛怒急于求战,应当故意挑逗它而不与决战;(曹操说:等敌人士气衰落,斗志松懈的时候,再去决战。)敌人谨慎,要诱使它轻敌冒进;敌人安逸,应迫使它疲于奔命。(曹操说:用小利引诱敌人,使敌人奔走疲劳。)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说:攻击战斗意志薄弱的敌人,出击敌人空虚的营垒。)这些都是军事家所以取胜的妙诀,是不可以预先刻板规定的。(曹操说:传,就是泄露出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法,犹如水没有固定的形态,要根据战场情况随机应变,不能预先刻板规定。因此要在自己的心中估计敌情的变化,要用自己的双眼捕捉有利的战机。)在未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取胜,是因为胜利的条件充分;在未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是因为胜利的条件不充分。考虑得周密就能取胜,考虑得不周密就不能取胜,何况毫无考虑呢?我们根据这个原则去考察,胜败就可以预见到了。(曹操说:用这个基本原则来考察。)


如果你对孙子略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孙子略解》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