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quán 全)赋》是《文心雕龙》的第八篇。在汉魏六朝时期,“赋” 是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刘勰把《诠赋》列为文体论的第四篇来 论述。
“诠”是解释,“诠赋”是对赋这种文体有关创作情况的阐释论述。全 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赋”的含义及其起源。这是过去评论家争论颇 多的一个问题。刘勰着重说明赋和《诗经》、《楚辞》之间的密切关系。第 二部分主要讲汉赋的创作情况,说明大赋和小赋的不同特点。第三部分评论 先秦、两汉和魏晋时期十八家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第四部分总结赋的创作 原则。
刘勰在本篇提出了“睹物兴情”,“情以物观”的基本创作原理,主张 雅正的内容和华丽的文辞相配合,而反对没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这些意见有 一定的普遍意义。汉赋的形式主义倾向是明显的。刘勰虽然批判了“无贵风 轨,莫益劝戒”的不良倾向,但在他所论及的代表作品中,许多肯定是不当 的。刘勰把赋分为大赋、小赋两类,并初步总结了它们的不同特点;这种划 分一直沿用到现在。但刘勰对大赋的缺点和小赋的优点,都还认识不够。
(一) (原文) 《诗》有六义 1,其二曰“赋”2。“赋”者,铺也,铺采摛文 3,体物 写志也。昔邵公称 4:“公卿献诗 5,师箴赋 6。”《传》云 7:“登高能赋, 可为大夫。”8《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 11,实相枝于。 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至如郑庄之赋“大隧”, 士之赋“狐裘”;结言韵,词自己作,虽合赋体,明而未融。及灵均唱
《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25,拓宇于《楚辞》也。
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爱锡名号,与“诗”画境; 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 命“赋”之厥初也。
〔注释〕
1 六义:风、雅、颂和赋、比、兴。(见《毛诗序》)其二:《毛诗序》 中六义的排列次序是风、赋、比、兴、雅、颂,赋是第二。3 摛(chí吃): 发布。4 邵公:即召公,姓姬名奭(shì试),周初封于召(今陕西岐山县西 南),故称召公。他的话见于《国语•周语上》。5 公卿献诗:《周语》原文 是“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公卿:指王朝高级官吏。列士:指一般官吏。6 师箴(zhēn 真)赋:一作“师箴瞍(sǒu 叟)赋”。据《国语•周语上》原 文,是“师箴瞍赋”。译文据“瞍赋”。师:少师,是主管教他的官。箴: 对人进行教训的话或作品。瞍:眼睛没有眼珠的人,不能做别的事,专管朗 诵。7《传》:指《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传”是对经义的阐明。
8 “登高能赋”二句:这话见于《诗经•鄘(yōng 庸)风•定之方中》的
《毛传》。原文除讲到“升高能赋”外,还讲到要能作铭、誓、诔(lěi 垒) 等作品,才“可以为大夫”。 9 同义:同为六义之一的意思。 10 传:这 里指《国语》和《毛传》。异体:指不同于《诗经》而为另一文体。 11 归涂:指总的道路。 12 枝千:这里是以树枝和树干的关系来比喻赋和别的文 体的关系。13 刘向:字子政,西汉末年的学者。 14 颂:即诵。这话出于刘 向《七略》(今佚),《汉书•艺文志》中曾引用这话。 15 班固:字孟坚, 汉代史学家、文学家。 16 古诗之流也:这话见于班固《两都赋序》。古诗: 即《诗经》。流:支流。 17 郑庄:春秋时郑国庄公。大隧(suì岁):《左 传•隐公元年》载,庄公与其母不和时,曾说不到黄泉,再不见面,后来后悔 此话,便掘地道和他母亲见面。庄公见到他母亲时,曾赋这样两句:“大隧之 中,其乐也融融。”隧:地道。 18 士(wěi 委):春秋时晋国大夫。狐裘:
《左传•僖公五年》载,晋国政令不统一,士感叹而作:“狐裘尨茸(máng r6ng 忙容),一国三公,吾谁适(dí敌)从!”尨茸:杂乱的样子。19(duǎn 短):即短。 20 词自己作:当时赋诗,常常是朗诵别人的作品,借别人 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这里要强调自己作。 21 合:符合。实际上只 是接近,主要指这些作品都是自己作的可朗诵的作品,和后来的赋还有一定 距离。22 明而未融:是说日初有光,尚未普照,借以比喻赋的发展尚未成熟。 融:朗,大明。 23 灵均:屈原的字。 24 声貌:声音形貌。引申指事物的 外表,这里指赋的样式。 25 诗人:指《诗经》的作者。 26 拓:扩充。27 荀况:战国时赵国思想家,又称荀卿,著有《荀子》,其中《赋篇》分《礼》、《智》、《云》、《蚕》、《箴》五个部分。28《风》、《钓》: 《文选》
卷十三、十九载宋玉的《风赋》等四篇,《古文苑》卷二载宋玉的《钓赋》 等六篇。近代学者认为其中大部分是后人伪托的。 29 爰(yuán 元):于是。 锡:赐予。 30 六艺:这里用以代指《诗经》。附庸:封建诸侯的附属国, 这里比喻“赋”原来的地位。 31 蔚(wèi 卫):繁盛,这里指赋体的兴盛。
32 客主:指汉赋中常用主客两人对话的格式。 33 极:极力描写。声貌:指
一切事物的声色状貌。穷:追究到底。 34 命:命名。厥(jué决)初:其 初,这里是起源的意思。
〔译文〕
在《诗经》的“六义”中,第二项就是“赋”。所谓“赋”,是铺陈的 意思;铺陈文采,为的是描绘事物,抒写情志。从前周代召公说过:“各级 官吏们献诗,主管教化的人进箴,眼睛有毛病的人诵诗。”《毛传》说:“登 到高处能赋诗的人可以做大夫。”由此可见,《诗序》把赋和比、兴同列为《诗经》的表现手法,而其他书籍则把它和诗分开成为不同的类型。不过总起来看,相互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刘向说:“赋不能歌唱,只能朗诵。” 班固说:“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派。”像郑庄公赋“大隧之中”,晋国士赋“狐裘尨茸”,篇幅很短,却都是自己作的;这种作品虽然接近后代所 说的“赋”,可是还没有成熟。后来屈原创作《离骚》,才开始发展了赋的 形式。所以,赋是起源于《诗经》,而发展于《楚辞》。接着就有荀况的《礼》、《智》等篇,以及宋玉的《风》、《钓》等赋,才正式给这种作品以“赋” 的名称,它就和诗分家了。“赋”本来是“六义”的一部分,现在却居然壮 大而独立起来。于是,作者常常从两人对话引起,极力描写事物的声音状貌 而迫求文采。这是赋和诗分家而独自命名的开始。
(二) (原文)
秦世不文,颇有《杂赋》1。汉初词人,顺流而作 2。陆贾扣其端,贾谊 振其绪,枚、马同其风 5,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繁积于 宣时,校阅于成世,进御之赋千有余首。讨其源流,信兴楚而盛汉矣。夫京 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既履端于倡序,亦归余于总乱。 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迭致文契。按《那》之卒章,闵马称“乱”; 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至于草区 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 宜,则理贵侧附。斯又小制之区畛”,奇巧之机要也。
〔注释〕
1 《杂赋》:据《汉书•艺文志》,秦代有《杂赋》九篇。2 作:兴起。
3 陆贾:秦汉之间的作家。据《汉书•艺文志》,他有赋三篇,今不存。扣: 打开。 4 贾谊:西汉初年的作家。《汉书•艺文志》说他有赋七篇,今存《鵩(fú 扶)鸟赋》等四篇,见《全汉文》卷十五、十六。振:发扬。绪: 端绪。5 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都是西汉中年的作家,《汉书•艺文志》 说枚乘有赋九篇,今存《梁王菟(tù兔)园赋》和《柳赋》(有人疑为伪作), 见《全汉文》卷二十。司马相如有赋二十九篇,今存《子虚赋》等六篇,见《全汉文》卷二十一、二十二。 6 王:王褒。扬:扬雄。都是西汉未年的作家。《汉书•艺文志》说王褒有赋十六篇,今存《洞箫赋》,载《文选》 卷十七。扬雄有赋十二篇,今存《甘泉赋》等八篇,见《全汉文》卷五十一、 五十二。 7 皋(gāo 高):枚皋。朔:东方朔。都是西汉中年的作家。《汉 书•艺文志》说枚皋有赋一百二十篇,今不存;东方朔的赋今不存。 8 毕: 完全。图:描绘。9 宣:汉宣帝。 10 成:汉成帝 11 进御:献于皇帝。千 有余首:班固《两都赋序》:“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12 信:的确。 13 京殿:描写京城和宫殿的赋,如班固的《两都赋》、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等。苑猎:描写宛囿和狩猎的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 赋》、扬雄的《羽猎赋》等。 14 述行:写远行的赋,如班彪的《北征赋》、 班昭的《东征赋》等。序志:抒写自己志向的赋,如班固的《幽通赋》、张 衡的《思玄赋》等,这类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性质。 15 体国经野:这是《周 礼•天官冢宰》中的话,意思是说进行全国范围的重要规划。体:划分。国: 城中。经:丈量。野:郊外。 16 履端:开始写作。履:践,实行。 17 总乱:全篇的结语。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18 情本,指内容的主要部分。
19 迭致文契:唐写本作“写送文势”,译文据这四字。写送:使之充足的意思。 20 《那》:《诗经•商颂》中的一篇。 21 闵(mǐn 敏)马:即阂 马父,又称闵子马,春秋时鲁国大夫。他的话见于《国语•鲁语下》。 22 鸿裁:指大赋。大赋是篇幅比较氏,内容比较广泛的赋。裁:体制。寰(huán 环)域:领域,范围。23 枢辖(xiá匣):关键,也就是要点。 24 区、族: 都是类的意思。25 庶品:指各种各样的东西。庶:众。 26 兴:兴致。致: 引起。27 会:合,指情与物的会合。 28 纤(xiān 先):细小。 29 象: 和上文“形容”的意义相近。物宜:物理的意思。 30 侧附:指不直接描写, 而从侧面说明。 31 小制:指小赋。小赋是篇幅比较短,内容比较狭窄的赋。 区畛(zhěn 枕):即上面所说“寰域”的意思。畛:分界。 32 机要:和上 文“枢辖”意义相近,也指主要之处。
〔译文〕
秦代文学不发达,但也有一些《杂赋》。汉代初年,不少作家继前代而 起。陆贾开了端,贾谊予以发展,枚乘和司马相如继承这个风气,王褒和扬 雄扩大这个趋势。枚皋、东方朔以后,作者便把一切事物都写在赋里。汉宣 帝时作品便已很多,成帝时曾加以整理,献到宫廷里来的赋有一千多首。探 讨赋的起源和演变,可以看出它的确是兴起于楚国而繁盛于汉代。有些赋描 绘京城和宫殿,叙述苑囿和狩猎,或者记载远行,抒写自己的抱负和家世。 这些都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意义是比较广大的。这种赋,篇首常常有序言, 末尾还有“乱辞”做结束。设置序言,用以首先说出全篇的主要意义;“乱 辞”总结全篇,可以进一步发挥文章的气势。从前《诗经》中《那》诗的末 章,闵马父称之为“乱”,可见殷人编集《商颂》和楚人写作辞赋,都有这 个名称。这些都属于大赋的领域,是写得典雅的主要特点。此外,还有些赋 描写草木禽兽以及各种事物,它们触动作者的兴致而引起创作的情感,在事 物的变化中情和物相结合。要形容各种事物,语言便应细致周密;要刻划它 们,从旁说明较为合适。这些都属于小赋的范围,是写得奇巧的主要特点。
(三) (原文) 观夫荀结隐语,事数自环 2;宋发巧谈 3,实始淫丽;枚乘《兔园》,举 要以会新 4;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贾谊《鵩鸟》,致辨于情理;子 渊《洞箫》5,穷变于声貌 6;孟坚《两都》7,明绚以雅赡 8;张衡《二京》9,迅发以宏富 10;子云《甘泉》11,构深玮之风 12;延寿《灵光》13,含
飞动之势: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及仲宣靡密 14,发端必道 15;伟长 博通 16,时逢壮采;太冲、安仁 17,策勋于鸿规 18;士衡、子安 19,底绩 于流制 20;景纯绮巧 21,缛理有余 22;彦伯梗概 23,情韵不匮 24:亦魏晋 之赋首也 25。
〔注释〕
1 荀:即荀况。结:联系的意思。隐语:谜语,古称(yǐn 引)语。《荀 子•赋篇》五部分都类似谜语。 2 自环:自相问答。《赋篇》各部分都 是先作问语,后作答语。 3 宋:宋玉。他的赋今存《风赋》等篇,里边常 常记他和楚王的谈话。 4 会:合。 5 子渊:王褒的字。 6 声貌:指箫的 声与貌。 7 孟坚:班固的字。《两都》:《东都赋》和《西都赋》的合称, 载《文选》卷一。 8 绚(xuàn 渲):灿烂,是就辞句说。赡:富足,是就 内容说。 9 张衡:东汉中年的作家和自然科学家。《二京》:《西京赋》 和《东京赋》的合称,载《文选》卷二、三。 10 迅发:唐写本作“迅拔”, 译文据“拔”字。“迅拢”是刚健有力。11 子云:扬雄的字。《甘泉》:《甘 泉赋》,载《文选》卷七。 12 玮(wěi 委):美好。风:指作品的教育作 用。13 延寿:王延寿,东汉中年作家。《灵光》:《鲁灵光殿赋》,载《文 选》卷十一。 14 仲宣:王粲的字。王粲是汉末“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赋 今存《登楼赋》等十多篇,见《全后汉文》卷九十。 15 遒(qiú求):强 劲有力。16 伟长:徐斡的字。他也是“建安七子”之一,所作赋今存《齐都 赋》等数篇,大都残缺不全,见《全后汉文》卷九十三, 17 太冲:左思的 字。安仁:潘岳的字。都是西晋作家。 18 策勋:立功,指在赋的创作上做出成绩。鸿规:与上文“鸿栽”意义相近,都指大赋。左思的《三都赋》, 潘岳的《西征赋》、《藉田赋》等都是大赋。(均见《文选》) 19 士衡: 陆机的字。子安:成公绥(suí隋)的字。都是西晋作家。 20 底绩:和上 文“策勋”的意义相近。流制:文学艺术的不同部门,指陆机的《文赋》和 成公绥的《啸赋》之类(均见《文选》)。 21 景纯:郭璞的字,他是东西 晋之间的作家,今存《江赋》等篇,见《全晋文》卷一二○。绮(qǐ起): 有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为华丽的意思。 22 缛(rù入):繁盛,指“理”的繁 盛。“缛理”和上句“绮巧”对举,所以“缛理”是讲内容方面。 23 彦伯:袁宏的 字,他是东晋中年作家,所作赋有《东征赋》等,今不全,见《全晋文》卷 五十七。梗概:即慷慨。本书《时序》篇说“故梗概而多气也”,与此意同。
24 情韵:情调韵味。匮(kuì溃):缺乏。 25 首:指最优秀的。
〔译文〕
试看荀卿的《赋篇》,大都用语的方式,叙述事物常常自问自答:宋 玉的赋发出巧妙的言谈,确是过分华丽的开始;枚乘的《梁王菟园赋》,描 写扼要而又结合新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内容繁多,文辞艳丽;贾谊 的《鵩鸟赋》,善于阐明情理;王褒的《洞箫赋》,能把箫的状貌和声音都 形容尽致;班固的《两都赋》,写得辞句明畅绚烂而内容雅正充实;张衡的《二京赋》,笔力刚健而含义丰富;扬雄的《甘泉赋》,包含深刻而美好的教训;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具有飞扬生动的气势。以上十家都是辞赋 中的杰出作品。此外,如王粲很细密,他的赋发端有力;徐幹很博学,他的 赋,富丽的文采处处可见;左思和潘岳在大赋上都有成就;陆机和成公绥的 赋另有其不同的成就;郭璞写的赋,华丽巧妙,道理丰富;袁宏写的赋,慷 慨激昂,韵味无穷。这几家是魏晋时期辞赋家的代表。
(四) (原文)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 1。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2;物以情观,故 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 3。如组织之品朱紫 4,画绘之著玄黄 5。文 虽新而有质 6,色虽糅而有本 7:此立赋之大体也 8。然逐末之俦 9,蔑弃其本 10;虽读千赋 11,愈惑体要 12。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 13;无贵风轨14,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 15,贻诮于雾縠者也 16。
〔注释〕
1 兴:引起。2 义:作品里边所表达的意义,也就是作品的内容。3 符采: 玉的横纹。相胜:相称。 4 组织:指用丝或麻织成的东西。品:品味,评 量。 5 著:附加。玄:黑赤色。 6 质:指纺织所用的丝麻或绘画所用的纸 帛,借以喻指赋的内容。 7 糅(r6u 柔):错综复杂。本:和上句“质”字 义同。 8 体:主体。 9 逐:追求。俦(ch6u 仇):伴侣,同辈。 10 蔑 弃:轻视,丢掉。 11 读千赋:《西京杂记》卷二载扬雄的话:“读千首赋, 乃能为之。” 12 体:体现。 13 膏腴(yú于):肥肉。这里比喻过分臃 肿的文辞采饰。 14 风:指教育意义。轨:法则。15 扬子:即扬雄。雕虫: 雕刻鸟虫书,比喻小技。鸟虫书是古代篆字的一种,有鸟虫形的笔画,故称 鸟虫书。扬雄在《法言•吾子》中说:“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16 贻(yí移):遗留。诮(qiào 俏): 讥讽,责怪。雾縠(hú胡):薄纱。扬雄在《法言•吾子》里还说,写没有意 义的赋,就像女工织簿纱一样,只浪费工夫,而没有实际用处。
〔译文〕
原来所谓“登高能赋”的意思,就是因为看到外界事物就引起内心的情 感。情感既由外界事物引起,那么作品内容必然明显雅正;事物既然通过作 者情感来体现,那么文辞必然巧妙华丽。华丽的文辞和雅正的内容相结合, 就像美玉的花纹一样配合得恰当。好比丝、麻织品要讲究红色或赤色,绘画 要加上黑色或黄色似的。文采固然要求新颖,但必须有充实的内容;色调虽 应丰富多采,但必须有一定的底色。这就是写赋的基本要点。不过,有些只 注意微未小节的人,不重视根本,他们即使学习了一千篇赋,反更迷惑而抓 不住主要的东西。结果就像太多的花朵妨碍了枝干,过于肥胖损害了骨骼一 样,写出赋来,既没有教育作用,对于劝戒也毫无益处,所以扬雄后悔写这 种雕虫小技的作品,因为这和织薄纱一样,不免要惹人责怪的。
(五) (原文) 赞曰:赋自《诗》出,分歧异派 1。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2。滞必扬 3, 言庸无隘 4。风归丽则 5,辞剪美稗 6。
〔注释〕
l 异派:指本篇第二段所论大赋、小赋。 2 蔚:丰盛,这里指文采的丰 盛。 3(xī析):即析。这里指细致的描写。滞:凝滞不通畅。扬:使之 通畅明白。 4 庸:平凡。隘(ài 爱):仄陋。5 风:教化。即本篇第四段 所讲赋的“风轨”、“劝戒”作用。丽则: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 赋有两种:一是“诗人”(《诗经》的作者,也包括能继承《诗经》优良传 统的作者)写的赋,它们是“丽以则”的,就是文辞毕丽,但合于法则的; 一种是“辞人”(辞赋的作者,泛指那些违背了《诗经》的传统而走上不正 确的创作道路的作者)写的赋,它们是“丽以淫”的,就是过分华丽而不合 于法则的。6 美稗(bài 败):指那种浮华而不必要的甚或有害的辞句。稗:
似黍而味稍苦的植物,俗称稗子。
〔译文〕
总之,赋是由《诗经》演变出来的,后来又分成大赋和小赋。它描绘事 物的形貌,美得好比雕刻绘画似的;它能够把不明白的描写清楚,写平凡的 事物也不使人感到太鄙陋。有教化作用的赋,必须写得华丽而有法度,并剪 裁去那些华而不实的文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