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韩非子•存韩第二

类别:子部 作者:韩非子 书名:韩非子

    【原文】韩事1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2蔽3,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韩地而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日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4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今释赵之患,而攘5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

    【注释】1.事:《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老子•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孟子•梁惠王下》:“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韩非子》:“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动词,这里用为侍奉之意。《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老子•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孟子•梁惠王下》:“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韩非子》:“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动词,这里用为侍奉之意。

    2.扞:(han旱)古同“捍”。古字作“扞”,后作“捍”。形声。从手,旱声。《左传•文公六年》:“亲帅扞之。”《左传•成公十二年》:“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战国策•西周策》:“而设以国为王扞秦。”《礼记•祭法》:“能扞大患则祀之。”《广韵》:“扞,以手扞,又卫也。”《汉书•刑法志》:“若手足之扞头目。”这里用为抵御、保卫之意。

    3.蔽:《周礼•巾车》:“蒲蔽。”《管子》:“乘马其蔽五。”《淮南子•修务》:“景以蔽日。”《说文》:“蔽,,蔽蔽小草也。”《广雅》:“蔽,障也,隐也。”这里用为遮住、遮掩、庇护之意。

    4.赘:(zhuì坠)通“缀”。《公羊传•襄公十六年》:“君若赘旒然。”班固《西都赋》:“虎贲赘衣。”这里用为连缀、附着之意。

    5.攘:(rǎng嚷)《诗•大雅•皇矣》:“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国语•齐语》:“攘白翟之地。”《庄子•胠箧》:“攘弃仁义。”《公羊传•僖公四年》:“攘夷狄。”《楚辞•七谏•沈江》:“反离谤而见攘。”《广韵》:“攘,除也。”这里用为排斥、努力消去之意。

    【译文】韩国侍奉秦国三十余年,在对外方面它是秦国的捍卫者、屏障,在对内方面它是秦国的草席、垫子。秦国只要派出精锐部队经过韩国土地去夺取别的国家,韩国军队就会跟随而去,因此怨言传遍天下,而功劳却归于强大的秦国。而且韩国向秦国进贡供职,和秦国的郡县没有两样。现在我私下听说权贵大臣有计划,将要起兵征伐韩国。可是那赵国正在聚集士卒,蓄养那些合纵之徒,想要联结天下之兵,到处宣扬秦国如果不被削弱,那么诸侯必然被消灭,所以要一致对付西方的消息,他们已经不是短暂之计了。如今放下赵国的这个忧患,却去排斥象内臣一样的韩国,那么天下各国就明白赵国合纵攻秦的计谋是得当的了。

    【说明】这是韩非对秦昭王的一个责问。在韩非子看来,所谓夺取天下、称霸天下并不是要去消灭所有国家,有的国家应抓住时机攻打,有的则应采取合作方式。如果不掂量轻重,冒然与所有国家敌对,那显然就是很不利的。而韩国三十余年来就象下臣对待君主一样侍奉秦国,那么,秦国所紧要的就是去除心腹之患赵国,而不是韩国。公元前273年,即韩釐王二十三年,赵、魏两国攻打韩国华阳,秦国派兵来救,打败赵、魏两国军队,此后,韩国就一直依附秦国,到韩非出使秦国,已有三十多年。象这样的附属国,秦国实在没有必要动用兵力,如果秦国真的要灭韩,那么其它还是中立的国家便会与赵合纵,共同对付秦国。这样,秦国就得不偿失了。

    【原文】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则权轻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韩叛,则魏应之,赵据齐以为原,如此,则以韩、魏资赵假1齐以固其从,而以与争强,赵之福而秦之祸也。夫进而击赵不能取,退而攻韩弗能拔,则陷锐之卒勤于野战,负任之旅罢于内攻,则合群苦弱以敌而共二万乘,非所以亡赵之心也。均2如贵人之计,则秦必为天下兵质3也。陛下虽以金石相弊4,则兼天下之日未也。

    【注释】1.假:《诗•大雅•文王》:“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左传•隐公十一年》:“而假手于我寡人。”《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礼记•曲礼》:“假尔大龟有常。”《荀子•劝学》:“假舆马者。”《广雅》:“假,借也。”这里用为凭借之意。

    2.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这里用为衡量、比较之意。

    3.质:《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器胜策》:“骑而驰,而击方寸之质。”这里用为箭靶之意。

    4.弊:通“敝”。《周礼•巾车》:“岁时更续共其弊车。”《左传•僖公十年》:“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弊于韩。”《荀子•正论》:“舌弊口,犹将无益也。”这里用为破旧、破损之意。

    【译文】韩国,是一个小国,却要来应付天下各国的攻击,君主受辱臣下受苦,上下共同忧患的日子已经很久了。因此修筑了防御工事,以戒备强敌,储备有物资,筑起了城墙护城河可以固守。如今伐韩,不可能一年就把它灭掉,如果只攻占一城就退后,那么就会被天下各国轻视,天下各国就会来摧毁我秦军。韩国如果背叛了秦国,那么魏国就会响应韩国,赵国背靠齐国而以齐国为后援,如果这样,那么就是让韩国、魏国资助赵国凭借齐国以加强合纵,从而与秦国争强,这是赵国的福气又是秦国的灾祸。如果进击赵国不能取胜,退过来攻伐韩国又不能攻克,就会使精锐部队陷入长年野战中,使负责军需的部队疲于内部供应,这是用一群劳苦疲惫的人去应对联合起来的两万乘大军,所以这不是消灭赵国的心思。衡量比较权贵大臣的计谋,那么秦国必然成为天下之兵的箭靶。陛下您寿命虽然与金石一样长久破旧,但兼并天下的日子您还是不会有的。

    【说明】韩非接着又强调说明,韩国虽然弱小,但在长期艰苦环境中为了保存自己,还是修筑得有坚固的城墙和护城河,并且粮食有储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攻克的,如果使战争长年不断,那么魏国、赵国及其合纵联盟国家都会来支持韩国,从而会使秦国陷入战争泥潭,成为各国用兵的目标。韩非的这段分析确实很有道理,这与做人的道理一样,如果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却想方设法打击他、诋毁他,那么这个朋友必定要转向另一方,最终使朋友成为敌手。在家庭和企业管理中也是这样,朋友多,路子就多,敌手多,阻碍就多。但我们现代很多人仍不懂得这个道理,对自己的亲人、下属、朋友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根本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最后终于弄得反目成仇,使自己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原文】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重币用事之臣,明赵之所以欺秦者;与魏质以安其心,从韩而伐赵,赵虽与齐为一,不足患也。二国事毕,则韩可以移书定也。是我一举,二国有亡形,则荆、魏又必自服矣。故曰:“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审用也。以秦与赵敌,衡1加以齐,今又被韩,而未有以坚荆、魏之心。夫一战而不胜,则祸构矣。计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韩、秦强弱,在今年耳。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夫一动而弱于诸侯,危事也;为计而使诸侯有意我之心,至殆也。见二疏,非所以强于诸侯也。臣窃愿陛下之幸熟图之!攻伐而使从者间焉,不可悔也。

    【注释】1.衡:同“横”。《荀子•致士》:“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汉贾谊《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这里用为蛮横之道。

    【译文】如今我这个卑贱的臣子有一个愚计:派人出使到荆国(即楚国)去,用丰厚礼物收买执政大臣,说明赵国之所以欺侮秦国的原因;再派骨肉之亲到魏国去当人质以安抚魏国,再合纵韩国一齐去征伐赵国,赵国虽然与齐国抱成一团,但不足为患。楚国和魏国的事做了后,韩国只凭一封书信就可以搞定。我秦国这样一个举动,赵、齐二国就有了灭亡之形,那么楚、魏二国就会自动归服。所以说:“动兵,就是凶器。”不能不审慎地使用兵啊。以秦国和赵国对抗,再蛮横地加上齐国,如今又与韩国相背,而且还没有坚定楚国和魏国的决心。如果不能一战而胜,那么秦国的祸患就构成了。所谓的计划、计谋,是来决定成败的,不可以不详察。韩国与秦国的强弱,在今年已经显明。而且赵国与其它诸侯国阴谋已久了。如果一动就使力量弱于合纵诸侯国,那就是很危险的事了;如果计谋使得各诸侯国产生图谋我秦国的心思,那就更危险了。见到我这两次上疏,我并非是说秦国目前就强过各诸侯国。我只是私下希望陛下再深思熟虑!如果攻伐韩国而使合纵联盟来兴师问罪,那就不可以后悔了。

    【说明】这是韩非对秦国外交形势的一种分析,就单国的力量来说,目前秦国算是最强大的,但是,如果一不小心,各诸侯国就会在危险的形势下团结起来,从而就会对秦国构成威胁。所以秦国应该分清敌我,采取不同的手段来对付不同的国家,只采取战争手法是不对的。

    【原文】诏1以韩客之所上书——书言韩子之未可举——下臣斯。臣斯甚以为不然。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虚处则心亥2然,若居湿地,著而不去,以极走,则发矣。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秦与赵为难,荆苏3使齐,未知何如。以臣观之,则齐、赵之交未必以荆苏绝也;若不绝,是悉赵而应二万乘也。夫韩不服秦之义4而服于强也,今专于齐、赵,则韩必为腹心之病而发矣。韩与荆有谋,诸侯应之,则秦必复见崤塞5之患。

    【注释】1.诏:又称诏书,是君主下达指示和命令的文书。

    2. 忄亥:(hai亥)此字无法在电脑上找到,姑用“骇”代替。其实该字也应与“骇”同意。《说文•心部》:“骇,苦也。”《玉篇•心部》:“骇,恨苦也。”《广韵•代韵》:“骇,患苦。”《韩非子•存韩》:“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虚处则骇然。”《太平经•分别贫富法》:“今小生闻是,心大悲而恐骇。”这里用为心里不安,易惊恐之意。

    3.荆苏:人名。秦国使者。

    4.义:《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礼记•大学》:“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粱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劝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管子•五辅》:“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二程遗书》卷十八:“问:敬、义何别?曰:敬只是持己之道,义便知有是有非。顺理而行是为义也。”义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道德、行为、道理、情谊、义气等等。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等,至现代,义就被单纯地理解为义气之类的了,一提起义字,就想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义气”。通过对《论语》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通过对孔子“仁、义、礼、智、信”这五个相互关联词的意义,“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而这个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是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只要不偏离自己的道路,就自然会出现最好的状态。高明的人既不会偏离自己内在本性所固有的道路,也不会造成他人偏离他自己内在本性的道路。义,就是要人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所以“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之意。

    5.崤(xiáo淆)塞:山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

    【译文】诏书所要关于韩国客人的上书——文书所言韩国还不可以攻取——下臣李斯呈上。下臣李斯认为韩非的说法很不对。秦国边上有个韩国,就象人患了心腹之病一样,无事时经常害怕有事,就象居住在潮湿的地方,湿气附着无法除去,如果快步行走,湿气的毛病就会发作。那韩国虽然对秦国俯首称臣,但未尝不是秦国的病灶,现在如果有人报告突发事,韩国是不可以相信的。秦国与赵国为敌,荆苏出使到齐国,结果下落不明。以臣下我的看法,齐国、赵国的交往联盟未必荆苏去了就会使他们断绝;如果断绝不了,那么赵国的兵力就还有两万乘的后援。如果韩国不服从秦国的行为方式而要服从强大的一方,而我们专心对待赵国、齐国时,那么韩国必然就会象心腹之病一样发作。韩国与荆国有谋,诸侯各国就会响应,那么秦国一定又会看见兵败崤塞的祸患了。

    【说明】这是秦国宰相李斯的一封上书。李斯与韩非同是荀况的学生,但李斯很不愿意韩非到秦国来,而韩非之到秦国,乃是韩国君主所派,韩非不仅为韩国着想,同时又希望自己被秦王重用,以显出自己的满腹才华。李斯却不愿意韩非的到来,及至韩非上书极言不能伐韩,就使李斯很反感,所以他亦极言韩国之不可靠,对不可靠的人和事,李斯的意见就是消灭掉。是,对心腹之患除掉最好,但是,如果人真的是患了心腹之病,是不是要把心、腹都割掉呢?显然不能!所以秦国目前最好的办法是亲近、拉拢韩国,就象把病治好一样,而不是消灭韩国。

    【原文】非之来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韩也为重于韩也。辩说属辞,饰非诈谋,以钓利于秦,而以韩利窥陛下。夫秦、韩之交亲,则非重矣,此自便之计也。

    【译文】韩非的到来,未必不是想保存韩国而且在韩国谋取高位。他善辩巧言,文过饰非以诈谋对人,象撒鱼饵钓鱼一样似乎利于秦国,而且还为了韩国的利益来试探陛下。如果韩国和秦国交往亲密,那么韩非的地位就重要了,这是便利他自己的计策啊。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李斯攻击韩非,认为韩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来秦国的,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如果韩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大可不必服从韩王的派遣出使秦国,他完全可以自己来秦国游说,甚至投靠某人,以取得高官厚禄。

    【原文】臣视非之言,文其淫说,靡辩,才甚。臣恐陛下淫非之辩而听其盗心,因不详察事情。今以臣愚议,秦发兵而未名所伐,则韩之用事者以事秦为计矣。臣斯请往见韩王,使来入见,大王见,因内其身而勿遣,稍召其社稷之臣,以与韩人为市,则韩可深割也。因令象武发东郡之卒,窥兵于境上而未名所之,则齐人惧而从苏之计,是我兵未出而劲韩以威擒、强齐以义从矣。闻于诸侯也,赵氏破胆,荆人狐疑,必有忠计。荆人不动,魏不足患也,则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愿陛下察愚臣之计,无忽!

    【注释】1.淫:《书•大禹谟》:“罔淫于乐。”孔传:“淫,过也。”《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孔颖达疏:“淫,谓耆欲过度。”《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关雎序》:“不淫其色。”孔颖达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孔颖达疏:“淫,谓过奢侈。”《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不苟》:“小心则淫而倾。”《荀子•富国》:“或佚或乐,或劬或劳,非特以为淫泰夸丽之声。”这里用为过度之意。

    2.靡:《庄子•天下》:“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这里用为华丽、美好之意。

    3.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战国策•齐策》:“商品买卖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韩非子•存韩》:“以与韩人为市,则韩可深割也。”这里用为交易之意。

    4.象:应是“蒙”,见《史记始皇本纪》、《史记蒙恬列传》。人名,秦国将军之一。

    5.东郡: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北部滑县一带。

    【译文】我仔细看了韩非的上书,他所的话都太过度了,华丽的辩论,很有才华。我害怕陛下过度听从韩非的辩说听信他的盗心,因而不详察事情的真相。现在依据我愚蠢的想法,秦国发兵不要说明去伐什么国家,那么韩国的执政者就会以侍奉秦国为安国大计了。臣下李斯我就去请见韩王,使韩王来秦国,大王见到韩王,就让他居住在宫内而不要遣返他,然后招集韩国的社稷大臣,拿韩王来与韩国人做交易,那么韩国就可以随我们分割了。接着再命令蒙武派出东郡的部队,到边疆上集结侦察而不说明到什么地方去,那么齐国人就会恐惧而听从荆苏的计策,这就是我们的兵马未动而强劲的韩国就被我们的威势擒住,强迫齐国以最佳行为方式随从我们。这件事被各诸侯国知道后,赵家就会被吓破胆,楚国人就会犹豫不决,就必然会有忠于秦国的计策。楚国人按兵不动,魏国就不值得忧虑了,那么各诸侯国我们就可以逐步蚕食了,赵国怎么可能与我们为敌呢?愿陛下有幸详察臣下愚计,不要忽略。

    【说明】李斯献的这个计策对不对呢?我们先来看人质问题,首先诱骗好朋友,这就不对,再把他扣押当人质,来与韩国人做交易,以期韩国能割让土地给秦国,这就更不对了。一是韩王来不来,二,即使韩王来了,被扣押了,那么韩国人难道不会另立一个王吗?为什么非要割让土地呢?再说,部队集结在边疆上,其它诸侯国都会相应加强战备,加强合纵联盟,怎么就会恐惧害怕而俯首称臣呢?既然各诸侯国加强了合纵联盟,那么秦国攻打任何一国都会导致合纵国军队的集结,从而使秦国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仔细分析,就会看出李斯的计策确实是愚蠢的。

    【原文】秦遂遣斯使韩也。李斯往诏韩王,未得见,因上书曰:“昔秦、韩勠1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如此者数世矣。前时五诸侯尝相与共伐韩,秦发兵以救之。韩居中国,地不能满千里,而所以得与诸侯班位于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先时五诸侯共伐秦,韩反与诸侯先为雁行以向秦军于关下矣。诸侯兵困力极,无奈何,诸侯兵罢。杜仓2相秦,起兵发将以报天下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曰:“夫韩以秦为不义,而与秦兄弟共苦3天下。已又背秦,先为雁行以攻关。韩则居中国,展转不可知。”天下共割韩上地十城以谢秦,解其兵。夫韩尝一背秦而国迫地侵,兵弱至今。所以然者,听奸人之浮说,不权事实,故虽杀戳奸臣,不能使韩复强。”

    【注释】1.勠:(lù堵)《国语•齐语》:“与诸侯戮力同心。”《战国策•中山策》:“勠力同忧。”《汉书•高帝纪》:“戮力攻秦。”《说文》:“ 勠,并力也。从力,戮声。”这里用为并力、合力之意。

    2.杜仓:人名。秦国人。

    3.苦:《战国策•秦策》:“不苦一民。””《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汉书•谷永传》:“纳至忠甚苦。”这里用为使困苦、困于之意。

    【译文】秦国于是派遣李斯出使韩国。李斯到韩国后把秦国诏书交给韩王,却没有见到韩王,因此就上书给韩王说:从前秦、韩两国齐心合力,互不相犯,天下没有谁敢来侵犯,象这样有好几代了。前些时候五个诸侯国曾经联合起来攻打韩国,秦国派出军队援救韩国。韩国地处中原,土地方圆不满千里,之所以得到与各诸侯平起平坐侍奉天子,而且君臣都得到保全,是因为世世代代都教导后代侍奉秦国的作用啊。原先五个诸侯国伐秦国,韩国反而与诸侯们列成雁行队伍在函谷关下对抗秦国军队。诸侯们兵力困倦,没有办法了,才后退罢兵。杜仓到秦国为相,调兵遣将来报仇首先攻伐楚国。楚国的令尹很忧虑,说:“那韩国认为秦国是不义的,却又和秦国结成兄弟使天下困苦。然后又背叛秦国,与各诸侯国列成雁行队伍攻打秦国。韩国才是一个地处中原,然而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各诸侯国于是共同割取了韩国上党地区十个城镇向秦国谢罪,解除了秦兵对各国的威胁。那韩国背叛了一次秦国就受到各国压迫和土地割让,兵力衰弱到如今。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听信了奸臣的浮夸之说,没有权衡事实,所以虽然杀掉奸臣,也不能使韩国重新强盛起来。

    【说明】这是李斯到韩国后给韩王的上书。这封文书首先提到的是秦国救韩国,意思就是要韩国报恩。其实秦国之救韩国,并不是真正的为了韩国人民的幸福安康,而是为了秦国自己当时的利益。所以韩国人并不能从内心真正感谢秦国。再加上三十余年来秦国对韩国颐指气使,不象对待兄弟般友好国家一样平等对待,而是象对待下属一样,要求贡这献那,这就使韩国人一度背叛秦国了。李斯自己不好说,于是就借口楚令尹的话,指责韩国“展转不可知”,然后又指责韩国“不能复强”。这样的上书韩王会接受吗?

    【原文】今赵欲聚兵士,卒1以秦为事,使人来借道,言欲伐秦,其势必先韩而后秦。且臣闻之曰:“唇亡则齿寒。”夫秦、韩不得无同忧,其形可见。魏欲发兵以攻韩,秦使人将使者于韩。今秦王使臣斯来而不得见,恐左右袭曩2奸臣之计,使韩复有亡地之患。臣斯不得见,请归报,秦、韩之交必绝矣。斯之来使,以奉秦王之欢心,愿效便计,岂陛下所以逆贱臣者邪?臣斯愿得一见,前进道愚计,退就菹3戳,愿陛下有意焉。今杀臣于韩,则大王不足以强,若不听臣之计,则祸必构矣。秦发兵不留行,而韩之社稷忧矣。臣斯暴身于韩之市,则虽欲察贱臣愚忠之计,不可得已。边鄙残,国固守,鼓铎4之声闻于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且夫韩之兵于天下可知也,今又背强秦。夫弃城而败军,则反掖之寇必袭城矣。城尽则聚散,聚散则无军矣。城固守,则秦必兴兵而围王一都,道不通,则难必,谋,其势不救,左右计之者不用,愿陛下熟图之。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于前,乃就吏诛不晚也。秦王饮食不甘,游观不乐,意专在图赵,使臣斯来言,愿得身见,因急与陛下有计也。今使臣不通,则韩之信未可知也。夫秦必释赵之患而移兵于韩,愿陛下幸复察图之,而赐臣报决。

    【注释】1.卒:同“猝”。《战国策•燕策》:“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汉书•食货志》:“行西逾陇卒。”《汉书•成帝纪》:“兴卒暴之作。”《汉书•辛庆忌传》:“则亡以应卒。”这里用为仓促、急速之意。

    2.曩:(nǎng朗)《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曩者,志人而已。”《尔雅》:“曩,久也。”《国语•晋语》:“曩而言戏乎。”《楚辞•惜诵》:“犹有曩之态也。”《礼记•檀弓》:“曩者,尔心或开予。”《汉书•贾谊传》:“曩令樊郦绛灌。”这里用为以往、过去之意。

    3.菹:(zu租)古代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汉书•刑法志》:“菹其骨肉于市。”

    4.铎:(duó夺)《周礼•小宰》:“徇以木铎。”《论语•八侑》:“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淮南子•泛论》:“告寡人以事者,击铎是也。”《说文》:“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本义是指木舌铜铃。是周朝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召集众人所用的一种作警惕用的响器,这里用为军队集合的响器之意。

    【译文】如今赵国想要聚集兵士,仓促以秦国为事端,派人来韩国借路,说是要攻打秦国,但他们必然是先消灭韩国然后再攻打秦国。我李斯听说有句话:“嘴唇没有了门牙就会感到寒冷。”秦、韩两国不能不有共同的忧患,这是显而易见的。魏国想出兵攻打韩国,秦国就派人将魏国使者送到韩国。如今秦王派使臣我李斯来韩国而得不到面见韩王,恐怕左右大臣会沿袭过去奸臣的计策,使韩国又发生亡地之患。我李斯如果见不到陛下,就请让我回去汇报,那么秦、韩两国的交往就要断绝了。我李斯这次出使,是为了讨秦王的欢心,愿意向陛下效劳献上方便之计,难道陛下就用这种方式对待我?我李斯愿意得见一面,向前就说出我愚计,退出来就接受碎尸的刑罚,希望陛下把我这个要求放在心上。现在如果杀我李斯于韩国,那么大王也不会因此而强大;如果不听从我的计策,那么祸患必然就构成了。秦国如果发兵不停止脚步,那么韩国的社稷就值得担忧了。我李斯的死尸如果暴露在韩国市集上,那么您再想考虑我忠诚的计谋,也是得不到了。要是等到边境残破,国都固守,军队集合的鼓、铃声不绝于耳,才采用愚臣我李斯之计,就晚了。而且韩国的兵力之弱是天下都知道的事,况且如今又违背强大的秦国。如果您抛弃城镇又打了败仗,那么反对您的贼寇就会乘势袭击您的都城。城镇陷落那民众就会离散,民众离散军队也就没有了。如果都城固守,那么秦军就会围困大王的都城,道路不通,形势就会很艰难,再怎样计谋,形势都不可挽救,左右大臣再怎么计划都没用了,愿陛下深思熟虑。如果下臣我李斯所说的话有不应验事实的,愿大王让我有幸在您面前讲清楚,然后再交给狱吏斩杀我也不晚。秦王吃饭不香甜,游玩观赏不快乐,心思都用在图谋赵国上面,派遣李斯出使来传话,就是想见您一面,这是因为有很紧急之计献给陛下。如今使臣我李斯见不到您,那么韩国的信息秦国就不知道。秦国就一定会解除对赵国的围攻而转移兵力到韩国,愿陛下反复考虑定好图谋,再交给我回报而采取决策。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仍是李斯献给韩王的上书。这封文书,全部尽是威胁之言,又暴露出李斯极端怕死的心理,赵国借道怎么见得就是要灭韩呢?如果真要借道灭韩,不是正好消耗了赵国的兵力而让秦国有机可乘吗?韩王不见李斯,并不见得就要杀李斯,可这李斯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杀不得的,是很重要的,真的那么重要吗?秦王会为一个李斯而倾巢出动与诸侯们为敌吗?所以,从这封文书中可以看到李斯穷凶极恶而又虚张声势的小人嘴脸,韩王若是个聪明人,对此竟可置之一笑。


如果你对韩非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韩非子》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